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六二零 南下(第3页)

贵客?

武清县令和那户部主事面面相觑,想了想,那兵部尚书戴大人不过一女而已,还有什么贵客?只是这位嫁了武毅伯为妻,还是朝廷册封的三品诰命夫人,可也是惹不得的角色。

便把他们迎进了这武清县最大最奢华的客栈之后,告罪离开。

车队人数不少,把那客栈整个都给包下来了,有些原来住着的客人,也被店家好言相劝了出去,当然,赔上一笔银子是不消说的了。那些被撵出去的商人自然都是很不满,有些有背景的还颇为倨傲的亮了亮自家的后台,不过见了那两盏官灯之后,都是变作了闷嘴葫芦,一言不发的慌忙离开。

是以那些一路上都盯着这支车队的锦衣卫密探们也是并未发现,从这大车队之中,也是悄然的分出来一辆马车,三四个穿着灰棉袄就跟一般富户家丁随从一样打扮的汉子,混入到了人流之中,转眼便是消失不见。

马车出了武清县城,继续南去。

周围那几个汉子,穿的很是普通,甚至还有些破烂,实际上却是武毅军中数得着的好手,战场上杀出来的老兵悍卒,每个人手底下少说也有十来条人命。

而那辆马车之中,坐着的自然便是连子宁和戴清岚了。

连子宁就知道,自己这般大张旗鼓的出来,定然是有锦衣卫的人盯梢的,不过此时没有江彬在京中主事儿,他们怕是也不敢自作主张,就算是盯着,力度也不会太大。而连子宁便是故意把他们引向了武清的方向,让他们在武清查吧,查个底儿朝天也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连子宁则是和的戴清岚已经是悄悄地出城了。

他们的目的地,乃是天津卫。

天津卫距离武清也不远,而且路况修建的非常好,这会儿虽然已经是晚间了,但是却还是有很多的商贾在路上来回。官道不远处就是大运河,在夜色下水波粼粼,大船几乎是以首尾衔接,川流不息的姿态在河上行驶而过,极为的热闹。

戌时中,也就是晚上的八点,到达了天津卫。

如果要说商业城市的话,这会儿的天津卫,可说是整个北地毫无疑问的第一。

天津绵延已久,夏朝之时,属于冀州。周朝之时,属于幽州。战国之时,分属于赵国和燕国。西汉之时,隶属渔阳郡。

而这片地区的真正发展起来,乃是自从隋炀帝大运河开凿以来开始的。

天津自然条件相当之优越,平原广阔深厚,河道密布,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有大小河流三百余条,其中海河为最,东流入海。及至东汉时期,曹操征发民夫十余万,开挖河渠,将海河平原上的三百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全长接近三千里的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货北运,北货南运,莫不经过天津。

唐朝中叶以后,天津已成为南方大米、丝绸北运的码头。

宋、辽时期,海河当时称“界河”,乃是辽宋之边境所在。海河以北属辽幽都府武清县;海河以南属北宋高阳关路乾宁军和沧州清池县。宋朝在海河以南设立许多军事据点——“寨”、“铺”,如泥沽、双港、三女、南河、沙涡、独流等,以防辽军南下。

及至金贞佑二年,金军占领整个淮河以北,于此地设“直沽寨”,派都统完颜佑、副都统完颜咬住戍守,“直沽”之名始见史籍,天津也因此成为畿南军事重镇。

元至元十九年海漕开通,直沽成为漕运枢纽,为此在大直沽专设了接运厅和临清万户府;并修建了直沽广通仓等粮仓。至元年间还在大直估、三岔口分别建了天后宫东、西庙。后三岔沽一带盐卤涌出,特许高松、谢实等十八户在此设灶煮盐;两年后,又专门设立“三岔沽司”、“大直沽司”,管理直沽盐场。

元延佑三年在直估设“海津镇”,命副都指挥使伯颜镇守。

金元时期,由于建都北京,南北交往货物运输更为频繁,量也是更大,天津开始不断发展。

建文二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与其侄朱允炆争夺皇位,便是率兵从直沽渡河南厂,偷袭沧州。建文四年攻下南京,夺取政权,翌年改元“永乐”。

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直沽设卫,又命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都指挥佥事凌云、指挥同知黄纲于此兴工筑城,并赐名“天津”,意谓“天子车驾渡河之处”。

永乐二年十二月九日设天津左卫,永乐四年十一月八日改青州右卫为天津右卫。

每卫士兵足额五千六百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一万六千八百人,可见此地一开始乃是作为一个兵城出现的,不过在永乐帝建都北京以后,天津便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别的且不说,单说一件儿——转运漕粮,漕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建都北京以后,天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重。

到宣德十年,朝廷遂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漕运的专门机构,当时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五六百万石,繁荣景象另人叹为观止。

正德二十五年大开海之后,天津更是开始以惊人的高速进行发展。

朝廷开海,大明朝和外界做生意,互通有无,由于天然地缘的原因,朝鲜、扶桑等国家的商船,多是驱船入海河,然后在天津卫停泊靠岸。

甚至不少佛郎机人、荷兰人、乃至于是南洋的商船也是在此停泊靠岸。

但凡是想着去北地做生意的,肯定都是选择在天津上岸。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