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0章 着手破局(第2页)

“秦王也知道自己弑兄篡位,日后必将遗臭万年,于是召集文人改史。又将在自己篡位中有功的群臣进阶封赏,给他们安插上了并不存在的军功,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一众史官的努力之下,‘武德之治’的功绩全都被算在秦王身上,被篡改为‘贞观之治’,不复为后人所知。”

这段“史料记载”看得李鸿运目瞪口呆。

这也行?

不得不说,这一长串的内容几乎每一段话都是槽点,全都看下来,反而不知道应该从何吐起了。

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应该就是那种历史阴谋论的集大成者,虽然里边可以说到处都是漏洞,但要说在噱头和颠覆这个方面,那确实是拉满了。

这其中有许多内容,即便是不太了解历史的人,也能看出明显的问题。

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秦王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日声色犬马,好游猎,常在长安城中射猎百姓为乐。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这样一个没能力又不得人心的废物,且不说他在史料上实打实记载的赫赫战功,就连篡位这件事情,他都绝对不可能做到。

因为“死士”这种东西,又不是说你想养就能养的。

死士会不会告发你?死士会不会被发现?能被你用钱收买的人,为什么不会为了更多的钱而背叛你?

造反也是个技术活,是需要极高组织度的。如果你没什么能力,手下人都被渗透、策反了,整个秦王府都四面漏风,还造反个锤子。

又比如改史。

如果这些记载是真的,那么秦王在民间的名声绝对不会是一位圣王。

如果能把民间的记忆也都改了,那他这不叫改史,这叫直接以无上大神通抹掉了全世界所有人的记忆。

有这种能力也别当什么天可汗了,直接搞个无限月读不是更好吗?

这些都是“一眼假”的内容,很容易分辨。

显然,这页史料算是一个开胃菜。

里面都是一些很容易分辨的错误,只要玩家们对相关的史料有所了解、靠自己的力量通关了前面的虎牢关之战、渭水之盟等环节,再带有一点思辨精神,是不太可能被唬住的。

但要说这一条真的全然没有任何难度吗?

也不见得。

正是因为它里面有很多过于离谱的错误,反而掩盖了其中一些不那么离谱的错误。

比如,太子辅左高祖治国理政、整肃吏治,转运辎重,决胜千里。

又比如,渭水之盟到底是如何达成的。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太子同样是一名不亚于秦王的英明储君,即便他即位也同样能开创梁朝的盛世,或者是认为渭水之盟的达成必然是倾尽府库、赔了大量财货,甚至有可能搜刮了民财……

可见这些隐藏起来的点,同样也是有迷惑性的。

尤其是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更有迷惑性了。

比如,仍旧有很多人相信,太子是一个英明、仁德完全不亚于秦王的优秀储君,只不过玄武门之变后,秦王为了稳固统治的需要,必然要在史料记载中抹黑他,来提升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这样一来,太子这个形象,就构成了立体防御。

说起太子没有军功,就说太子要负有监国之责,不能领兵打仗。

可要说内政治理、保证粮草是太子的功劳,那就有两个新的问题:第一,如果这些功绩都是太子的,那梁高祖呢?第二,太子在这方面也并无什么特别优秀的史料记载留下来,反而有很多黑料。

这时候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史料被改了,太子的功绩都被掩盖了。

那么,又存在第三个问题:如果太子真的如此仁德远播,内外皆敬仰,那么为什么太子死后,整个梁朝上下似乎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朝中的官员,没有因为感念太子而罢官或者以身殉道的,外地的官员,也没有因为感念太子而以“勤王”的名义起兵造反的。

热门小说推荐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定不负相思意

定不负相思意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