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一旁围观的李鸿运不由得暗自感慨,这果然是眼下秦王应对的标准答桉。
梁高祖把秦王召来责问,显然是借着天象问题在找茬。
虽说“太白见秦分”确有其事,“秦王当有天下”的推断也十分符合天人感应的学说,但天象这种东西,终究还是看人怎么解读。
如果当时太白金星恰好落在齐地,应验了“齐王当有天下”,梁高祖的反应不会这么过激。
甚至太史令压根不会这样奏报。
太史令具体是受到了太子的暗示,还是纯粹出于职业素养,这不好说。
但从结果上来说,太白经天事件是给太子集团递上了一把锋利的刀。
梁高祖本就对秦王已经十分猜忌,再加上太白经天事件,此时已经是图穷匕见。
不论秦王如何辩白,都不可能改变太白经天的事实。
所以,在梁高祖构筑的这个陷阱中,秦王再怎么挣扎都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秦王就直接跳出了这个陷阱,转移了话题,去攻击太子淫乱后宫。
一些史料上也确实记载了“太子蒸于张婕妤、尹德妃”,但李鸿运以常理判断,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不高。
因为太子和这两位贵妃,实在没有搞在一起的理由。
太子有那么多娇妻美妾,完全没必要去搞自己父皇的女人,这种行为已经不能用玩火来形容,完全就是在作死。
完全不泄露那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泄漏,恐怕是比谋反还要严重的事情。
梁高祖能忍他谋反,却不一定能忍他动自己最宠爱的妃子。
所以,秦王的这番说辞,多半是诬告。
但诬告,却是此时唯一能用的手段。
李鸿运的视野中出现了秦王的几个记忆碎片。
秦王不是没有掌握太子其他的黑料,比如之前,太子私自招募长安恶少两千余人组成自己的私兵,号为长林兵,又与镇守幽州的将领联系,让他精选三百突骑送入长安。
太子是有自己合法武装的,不管是组建私兵还是暗自结交边将,都是十分忌讳的行为,甚至可以视同为谋反。
然而这件事情暴露之后,梁高祖也只是把太子叫来,责骂了一顿。
而武德七年的时候,太子更是搞了个大新闻。梁高祖去仁智宫避暑,太子留守长安,结果太子竟然派人给驻守在庆州的杨文干送铠甲。
在古代私藏铠甲是重罪,几乎等同于谋反。
杨文干之前曾在东宫担任卫兵,直接参与了太子私兵长林兵的组建,而向杨文干送铠甲,毫无疑问是要里应外合干点大事。
结果此事泄漏,梁高祖怒而召问太子。太子惊惧不知如何是好,手下人甚至劝他干脆反了算了。
但太子想了想梁高祖,尤其是又想了想虎视眈眈、百战百胜的秦王,觉得造反这事死路一条,于是就去负荆请罪。
梁高祖气得把他大骂一顿,甚至气得当天夜里只给他吃麦饭。但即便如此,梁高祖最后还是没拿太子怎么样。
反倒是杨文干真的在庆阳起兵谋反了,然后秦王带兵过去还没开始打,杨文干的部众一听说秦王来了,那还打个锤子,一哄而散。
杨文干被部下所杀,传首长安。
然而即便是这样,太子之位也依旧稳如泰山,没有任何动摇。
有史料记载秦王出征杨文干之前,梁高祖曾对他说,等平定之后就立他为太子,废太子为蜀王。
但不管这条史料是真是假,梁高祖最后显然没有兑现。
这次太子谋反事件看起来疑点重重,最大的疑点有两个:第一,太子这谋反未免也太儿戏了一点,保密工作做得太差,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被告发了;第二,杨文干是哪来的勇气谋反呢?
...
...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