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然了李郎君那样的交情就比较特殊了,姜常喜对这位李秀才的娘子很有点待见。
年礼就是按着府上亲眷一样打点的,同族人那边一样。
唯独让姜常喜费心的还是常乐那边,就那么几个小同窗,送什么样的年礼,姐俩足足商量了两个晚上。
这个就真的让周澜非常嫉妒了,最后竟然是姐俩一起亲手做的小礼物送出去的。
不得不说,姜常喜在常乐身上的用心,当真是比对周澜用心多了。
先生看到常乐准备的这么用心,还特意瞧瞧呢,礼物不是多贵重,胜在用心了。
突然就发现,弟子对自己这个师傅的用心,也就那样。先生都嫉妒了,别说周澜了。
(本章完)
同是天涯孤单人
听说姐弟二人还亲手做过你娃娃呢,不过没有成功,所以没有送出去。
先生讽刺女弟子:“你是不是找借口陪着常乐一起玩泥巴。”
姜常喜:“先生您怎么能如此误会弟子呢,我一个端庄,贤淑,的小娘子,怎么会贪玩呢,我这是培养常乐的兴趣爱好。”
然后理直气壮的说道:“您看别管是自己做出来的毛笔,还是自己刻出来的印章,或者捏出来的泥人,是不是都很有意义。”
先生就问了一个问题:“若是常乐当真喜欢捏泥人,你还当真要让他学吗。”
姜常喜:“为什么不可以,读书之余有个兴趣爱好放松一下不好吗。”
再说了,捏泥人怎么了,以后没准发展成雕塑大家呢。那是艺术的道路。
先生见姜常喜竟然是认真的,只能说,这位女弟子心胸实在宽广,就不知道姜三老爷是不是愿意让儿子玩泥巴培养爱好。
当然了,自家书房里面那个四不像的泥巴,先生还是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了,毕竟若是没有意外,那可能是两个弟子的封笔之作。
事实证明,小弟子在这一系列的兴趣寻找当中,没有一样能成为兴趣爱好发展下去的。而且都不太在行。
可能那点聪明劲,都用在读书上了,先生只能说,愉快的非常遗憾。弟子可以专心读书了。
男弟子成日里猫在屋里读书,小弟子成日里玩耍,当先生的很是有点糟心。
好在就要过年了,先生就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俗话说有钱没钱,好过年,姜常喜让人把庄子上的账目归拢好,把庄子上送来的东西,归拢入库。
一年了,拿着账本子同周澜这个一家之主,说道说道,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成果。
总要让周澜知道,他们这一年收获几何,库存如何,花销又如何。
当然了周澜作为一家之主,就听听报账而已,具体银子那是没有看到的,不过库房里面的粮食,都是他亲自过目检查的。
若是开春的时候,数目对不上,估计还要被媳妇嫌弃这点事都做不好的。
当然了现在主要是过年。主妇把账本收起来了,说了,天大的事情,也得年后再说。
这就同学院给弟子们放假一样,媳妇终于能够封闭放假了。
最高兴的就是大利:“终于可以松快的过年了,再也不用盘账了。”
包括姜常喜在内的人,听到大利这话都盯着她。你一个闲人,你好意思开口吗?
还是大贵开口的:“就想要问一句,盘账同你有什么关系,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似乎从来不关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