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跟着李夫人询问医婆一些平日里遇到的问题,医婆都依依仔细回答,尤其是叮嘱李夫人在吃食上要注意的。
姜常喜作为还算是新婚的小妇人,在边上听着,面色都不带红的,人家说了,只当是提前学习了。
李夫人心说,看来儿媳妇对于还没有怀上的事情,真的不怎么放在心上,不然心态不能这么好。
儿媳妇是真的豁达,很是佩服这样的心态。要知道,即便是李夫人,别管是头一次成婚,还是二嫁,都要面对子嗣问题,心态都没有这么稳过。
李夫人真诚的安慰儿媳妇:“不要着急,你们年纪还小,孩子总会有的。”
姜常喜都听蒙了了,她真没着急,怎么好好的婆婆就关心上她了。
李夫人:“真的不着急,年纪太小生孩子也不合适,你们才成亲,慢慢来。”
姜常喜觉得这时候着急应该羞涩一下,总不能同周澜一样不要脸说‘我们会努力的’。
所以姜常喜低头,再抬头就含羞带怯的:“娘。”
李夫人心说,儿媳妇到底还小,说道这问题,竟然害羞:“不过听听这些总是好的,总比到时候一点经验没有的好。”
姜常喜那边揪手帕装懵懂,天知道,这动作,她觉得好做作。
李夫人感叹了一句:“没想到二郎这般顺遂就能得中举人,娘就怕他,年轻气盛,小小年纪就这般成就,难免自傲,常喜还要你在边上多劝劝。”
姜常喜就觉得婆婆不太了解她自己的儿子,不如一如既往的不管不问。让周澜听了,心里多难过呀。
姜常喜本来不想开口的,当亲娘的关心两句儿子没错,左右是两家人,周澜听不到,不会伤心。
可周澜是自家男人,亲娘都这般了,若是她不护着些,还有谁能护着。
姜常喜也不羞涩了,抬起头极为认真的说道:“娘说的本该是如此的,夫君出生就有爹娘看顾,本就该是白马银鞍上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可夫君年少丧父,突生变故,人情冷暖,见识了那么多。”
李夫人脸色已经变了,儿媳妇说的是儿子,可她还在呢,儿子却要饱受人情冷暖。字字句句里面没有她这个娘,可字字句句都在扎心。
李夫人:“常喜莫要说了,都是娘无能,没有护住二郎。”
(本章完)
惊雷
姜常喜看着这样柔弱,自责的李夫人,挤兑人的欲望都没有了,人说为母则强,原来也分人的。
姜常喜缓了缓:“娘怀着身子呢,莫要多想。儿媳妇只是想要同您说,夫君不是轻狂之辈,经历让他少年老成,早就稳重了。您别担心他。年少中举,那是夫君苦读来的,知道其中艰辛。”
当母亲的不了解自己的儿子,那些骄傲,那些气盛,早就在公爹没了之后,被人踩掉了。
所以这话从李夫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姜常喜才替周澜难受。
李夫人应当惭愧的,毕竟儿子这些艰辛里面,她没有参与过。
李夫人从轻轻低泣,到拉着姜常喜的手,已经泣不成声了。
姜常喜心说换成她是婆母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除了哭还真是没什么可做的。
姜常喜不好开口,怕自己开口,更加刺激婆婆。
狗男人忽悠了自己,可自己竟然还这般护着,姜常喜抿嘴,觉得自己有点便宜。
还是医婆开口,缓和了气氛,岔开了话题:“夫人如今身子不一般,情绪对孩子影响很大,夫人还是多想一些开心的。平日里要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缓和情绪。这样对夫人好,对胎儿也好。”
李夫人立刻把眼泪收敛回去,看向医婆,神情缓和:“就说身边还是要有经验老道的医婆才让人放心,你看娘,总是这般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