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回去休息几日也挺好的,人家探花郎的建议真的挺走心的。
探花郎这么一说,好几个同僚都扭头看着这边的动静,尤其是钱侍读。
人家钱侍读同赵侍读还在争老翰林的名额呢,可惜老翰林迟迟未走。所以这事一直没有落幕。
如今周侍读突然就表现那么积极,可不是容易让人多想吗。人家想的绝对比探花郎多多了。
周澜好歹还是知道,当差要用心的:「知道付兄关心我,真的不用。」
然后小声的同探花郎说道:「今日内弟偕同岳父岳母大人回保定府,自从成亲,小弟从未与内弟分开过这许久,一时间情绪失控。」难得还能走心的解释一番。
听的探花郎那是一愣一愣的,同岳家的情分能如此真挚吗?周贤弟当真是性情中人。
内弟就是妻弟,小舅子,是这样相处的吗?不知道的以为周贤弟在说同弟妹的情谊,话说从成亲就未分开的难道不是弟妹吗?原谅他这个没成过亲的人,见识短了。
探花郎不懂就问:「那个,问上一句,姜小郎君,不对,是周贤弟成亲之后,一直寄居在弟妹府上不成?」
总不能是姜府那样的人家,把孩子送到周贤弟这样没有长辈的地方寄读不是。
不用周澜回答,人家探花郎自己就说了:「可不对呀,府上先生的学问,周贤弟不用去弟妹府上寄读。」
而且周贤弟是个不差银子的,这点别说走的近的,走的稍微远一点的都看的出来。寄宿老丈人家,那可不是好名声。
周澜立刻肩膀都挺直了:「先生在府上,所以内弟一直在府上。」
探花郎还是有几分差异的,不过不能表现出来:「原来如此。」
难怪人家郎舅的情分那么深,竟然真的从未分开过呢。
不过听闻保定府姜氏,那也是大家,怎么就把小郎君送到周贤弟府上了,这话就不好问了。
探花郎也知道,问了,周贤弟也未必愿意说真话:「贤弟,姜小郎君总要长大的,你先习惯习惯就好。」
周澜:「看着内弟从小郎君变成少年郎,我是欣慰又失落,竟然就长大了呢。」
这才生了孩子的人,这个感慨稍微早了歇。
探花郎如今都已经不知道该嫉妒周贤弟什么了。有妻有子,不差银子,差事扎实之外,难道还要嫉妒人家有个小舅子,顺便还有这样的岳父岳母。
人家周澜才从常乐分别,很是有点不成心事,探花郎不问,倒是有要说说的欲望。
那边很走心的说道:「我家常乐自小同我夫人交好,夫人出嫁的时候,常乐第二日就到了,戏称是陪嫁。」
跟着:「我们成亲年纪小,细说起来,我们郎舅相伴的时间,要比同夫人相伴的时间都久。」
在探花郎听来,这就是周贤弟在显摆,这样的小舅子谁不想有。
话说照着这样的内人,能不能给自己也来一个。
探花郎:「不知道周贤弟岳家可还有适龄女娘?」
有六妹夫就够了,周澜:「付兄,这个还是算了吧,我家妻妹们大多柔弱,温婉,怕是应付不来府上的诸位女眷。」
付探花郎脸色都黑了,就说不能同人兜底吧,你看看,更难提亲了:「贤弟太不给面子了。」
周澜:「探花郎难道已经把大利姑娘忘记了。」这叫会心一击。
探花郎这次真的失意的很:「不忘记又能怎么样,大利姑娘喜欢鸡腿,不喜欢酸诗。」
周澜抿嘴微笑,愣是把同小舅子的分离之情忘记了些。所以说当差还是对的。认真工作能忘忧。
探花郎想到大利姑娘不成心事,收敛神情,同周贤弟说起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