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姜常喜:「常乐那是懂事,会说话,姑爷再好,能好过儿子闺女?」说出来也没人信呀?
自家亲娘这种态度,很虚伪,很假的。
结果人家姜三夫人说了:「怎么就好不过你们两个,娘同你爹在保定府半年多,每个月收到姑爷两封家书,上面有圆圆姜姜的日常,有府上的大小事情。我问你们,半年了,我收到你们几封家书,我姑爷比你们差哪了。」
所以人家说的不是场面话,是真的觉得姑爷不错。
姜三老爷永远站在夫人身边的,跟着就挤兑一双儿女:「这话不对,是他们拿什么同姑爷比。」
原来的时候爹妈对她什么样呀,怎么就分别这么久,态度就变了。这还是自己爹娘吗?
莫不是,中途碰到妖精了。
姜常喜拉着姜常乐往后退好几步,还真不知道,周澜背后还有这样的操作呢,犯规呀:「浮于表面,你们那么英明,怎么能被如此肤浅的行为蛊惑,收买呢。」
姜三夫人抱着娃娃:「我们愿意,好歹有人惦记我们呢。」
姜常乐:「咳咳,主要是我们明白母亲,父亲,孝顺祖母的心,不好让父亲,母亲中间为难,多少的思念都放在心里了。我同常喜不善于表达。」
姜常喜按着心口,深情点头:「对。」还是自家常乐说的好,所以以后自己也要好好学习。
不带这样的
姜三夫人对自家儿子无情吐槽:「快得了吧,不愧是读书的,说的那么好听。」
姜三老爷:「夫人,你不能把读书人都给埋汰进去。」我也是读书的,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这样很不好。
对呀,姜三老爷可是读书人。姜三夫人心说都不是好东西,然后想到姑爷也是读书的:「除了我姑爷。」
姜三老爷心说,合着我还在坑里没出来。
回府后,姜三老爷同夫人洗漱过后,给外孙外孙女带过来的礼物,那真是五花八门的。
当初姜常喜送给姜二娘子生的妞妞,那些头面收拾,姜三夫人都带了双份来。
用人家姜三夫人的话说,自家孩子就不能没有。姜常喜心说,自家姜姜那稀疏的毛发,这玩意还是藏起来的好。
圆圆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姜三老爷怕是把姜家的书房都给外孙搬过来了。孤本,名画,字帖,姜常喜反正舍不得给孩子遭禁这些玩意。
周澜回来的时候,气氛达到了高潮,人家翁婿之间执手相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姜常喜看的都不忍直视了,心说假的,演的,肯定是演的。
可人家姜三夫人在边上还擦了擦眼泪:「以后爹娘在你们身边呢,放心,孩子有爹娘护着呢。」
周大人那边:「小婿就盼着岳父岳母早些回来,孩子们也有人疼。」
姜常喜怀疑自己幻听了,自家孩子真不缺人疼。周大人你这是弄哪糟呀。
现在姜常喜都怀疑,周大人同父母之间的通信内容了,怕是同自己想象中有些不一样。
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把孩子换过来稀罕,轮番的折腾,反正就是看不到儿子同闺女,还颇为嫌弃她们多余。
圆圆不是个老实的,看到姜三老爷的胡子就拽着不撒手。劲头还大。
姜三老爷乐呵呵的,眉头都没皱一下:「我们圆圆劲头可真大。」
说着还随着人家圆圆的劲头把头伸了过去,那姿势当真是同这么多年的文士风范不搭。
可人家姜三老爷做的那个自然呀,半点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