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4章(第3页)

姜常喜心说,幸亏周大人好面,没大张旗鼓的干这事,不然多丢人。

周大人就被姜常喜好一顿嘲笑,这就是为何一个外行人不能指挥内行人,更不能蛮干。

姜常喜认真无比的建议:「周大人,还是我同你们县衙做比买卖吧。」

周澜不懂,这为何被夫人如此嘲笑,还说道了买卖:「什么意思。」

姜常喜:「京城的粮种肯定是最好的,周大人大刀阔斧让百姓开荒种地的心思也没有错。可周大人,植物的生长有季节,地域的分别,同样的作物种子,在不同的环境里面,那是不一样的。」

周澜脸色就囧囧的,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专业认识上的错误。

姜常喜:「我个人浅见,还是悠着点来,最好还是先用本地粮种,也可以少引进一些京城的粮种,先实验着试试,然后以各自的产量做对比,选出更优良的种子,适合边郡气候的粮种,一茬一茬的择优耕种。」

笑一笑:「相信,反复几年实验之后,边郡的粮食产量,肯定有所提升的。」人家说的已经是很保守的了。

周大人听的不是多懂,可知道自己外行了。种地这块自家夫人肯定比自己强。

姜常喜:「当然了,有种子总比没种子好,周大人的想法还是对的。多准备,好过没准备。」

周澜:「夫人不用给我遮羞,耕种这块,我差夫人良多,自然是听夫人的。只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夫人哪来的这些粮种。」他们才来边郡,夫人何时置办的当地良种。

姜常喜:「去年来的时候,我就接手了舅母的两个庄子,让人精心培育作物,留作种子。庄子还是舅母的,不过粮种按着时下的粮价买过来了。作为回报,舅母庄子上的人,今年过来咱们庄子上学习。」

也就是说,人家姜常喜比自己想的还长远呢,人没到,这边的就开始准备上了。

周澜只能佩服了:「夫人高瞻远瞩。」

姜常喜:「我就是喜欢当大地主,我就是想着你在这里要呆些年呢,手里没有粮食不行。至于说耕种的本事吗,也不是我的,那是庄子上那些人总结出来的。」

所以人家姜常喜到哪都先置办合适的庄子,确保自家人的粮食供给。

周澜:「夫人经营田庄这些年,每年出产都是最好的,我信夫人,就用夫人手里的粮种。」

姜常喜心说,这也不是你随口说,我就能应的,中间手续还是要齐备一些:「我也不是非得同周大人合作,关键还是价钱,而且我认为,周大人还是派个人来同我

谈这个事情,毕竟咱们夫妻之间,周大人还是避嫌的好。」

若不是没法,姜常喜都不愿意牵扯进去。周大人就不知道,自己竟然还不能同夫人谈事情了。

姜常喜:「实话说了吧,若不是你去年就捐了一万两银子,这些粮种,我作为家属给你用了都成,可真不成了,地主家也没有存粮了,搁不住你这么大方。」

所以种子就要商量价钱的。看着自家夫人一本正经的脸,周大人不得不承认,他谈不下来这买卖。

周大人笑着跑去衙门那边的。贤内助不过如此,想到他前面了。至于价钱,应该的。

而且姜常喜把后续可能承担的风险都想好了,自己提供粮种,万一到时候收成差了,怎么同朝廷交代,契书上都要写明白的,天灾什么的都是影响。

购买她的粮种,只能同官府下发的那些粮种做同年对比。她对自己耕种的本事,那是真有信心。

当然了,若不是为了周澜,她真的不会冒这种风险。吃独食也很快乐的。

先生都说,女弟子虽然胆子小了点,本事差了点,怕事了点,其他的还是可以的。规避风险,那是应该的。

至少粮种这块,姜常喜考虑的仔细。把可能存在因素都考虑进去,风险才能降低。

而且那也是应急之道,很冒进的。让姜常喜说,这东西她至少要在这个地方,弄个三五年,才能出来最佳的成果。

可惜没有时间给她慢慢折腾。

姜常喜强调了一句:「我的这些粮种,只能是备用,没有办法的办法,官府出品,毕竟还是有保障的。」();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