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学政大人算是真的明白了,人家郡守大人在乎儿子,就不要政绩。
可他们不成呀,他们要政绩,他们可没有郡守大人在京城的门路。
所以过来同郡守大人商量事情的下属就有点多,为了这点事真不至于如此。
不就是小郎君的名声吗,外面怎么传,他们都不相信的。给周大人多少的保障。
郡守大人不吐口,官学固然重要,我儿子肯定比官学重要。
如今谁要说郡守大人舍生忘死,为了边郡如何如何,那是真没人信了。
不得已,如今边郡上下众口铄金,说的都是郡守府的小郎君从小到大的光辉事迹。
真的是光辉事迹,比如小郎君一身的好力气,飒爽英姿的马术,还有那无与伦比的正义感,以及不畏自身声名,一往无前的侠义之气。但凡能同周小郎君搭边的好词,都用上了。
姜常喜都佩服的说道:「这群文人的嘴,当真是了不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想要抬一个人,压一个人太可怕了。」
周大人恨声说道:「我家圆圆的声名就是败坏在这群人的嘴里。」
当然了如今这群人在成就边郡周府小郎君的名气。
姜常喜也知道见好就收,再传下去,那就失真了。
人家郡守大人才点点头,认可了官学的做法,人家还帮着官学宣传呢:「明辨是非,绝不冤屈任何一个辛辛向学的读书人。更不会是为了些许盛名,罔顾学子的官学。」
学政大人的鼻子都气歪了,可到底败在了,周大人的不合作之下。
对于人家周府小郎君同女郎吗,那真是请人家都不愿意来上课了。周大人是这么说的.
不过真的去请的时候,人家小郎君天真浪漫的,一脸欢喜,蹦蹦跳跳就上学堂了.
让人家圆圆自己说,这阵子可真是把他憋坏了。
到底成就了官学
当然了人家的孝顺那也是真的名不虚传,对那么一个不太讲道理到让人发指的爹,人家小郎君说了:「爹,莫要太过操劳,繁重的事情,等儿子沐休放假的时候回府解决。」
然后才跟着学政大人去官学上课。
好吧,就这么一段话,就让人家学政大人明白,为何郡守大人宁可功绩不要,也要维护他们家小郎君了。
当真是可人心疼,可惜小郎君的体贴与好,只在一定范围内的家人身上体现。
余下的人没有这份荣幸,体会不到小郎君的好。只能体会到小郎君的折磨。
他们看到的是小郎君回官学之后,单挑武艺课师傅,如今姜三夫人不在这边,当真是少有能压制住这位的。
然后就是课堂上的各种挑衅先生。问出来的那些问题,让先生解答都难。只能说不愧是文斋先生的徒孙。
说真的,这不是来上学的,那是来踢馆的。
人家小郎君还放话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欺负我善良可欺,君子圆方。」
先生们深吸口气,这孩子有认知上的大误差。善良可欺,君子圆方同这位郡守府小郎君边都不搭。
就听那边的小郎君说了:「他日等我小舅舅来了,定然过来以文会友。」
人家小舅舅的名声,大家还是有所耳闻的。这若是真的来,那是学院的荣幸。
不过这般放话,为哪般呀,能好好的上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