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6章(第3页)

在张清明的影视圈规划里,日后可能会选择一两个人来代表他运作,但绝对不会是曾智卫。

听说最近曾智卫在港岛圈子里很是活跃,俨然一副志科影视大股东、明珠院线和影视基金代言人的派头。

很得圈内人的吹捧和奉承。

听说连影视基金的投资名额都私下许出去了好几个。

张清明想了想,又给左定英打了电话。

“你帮吴生成立一个工作室,对,从志科影视独立出来。”

“曾不是说不看好吴生的项目吗?听说还和老徐闹的有些不开心。”

“把吴生的《英雄正色》拿出来单独立项,这样公司内部也和谐。”

“投资走基金,工作室拿下51%的股份就好,不要挂靠在志科影视,挂电视台或者直接挂院线也行。”

“没错,就是警告他一回。”

“他对外许诺的那些投资名额,你也不用刻意去辟谣,基金投资的事你自己说了算,如果他不收敛的话,看他自己到时候怎么收场。”

“如果他还是不知收敛,你帮老徐也独立出来。”

“实在不行,你直接代表我接手公司大股东权利。”

“他新开的影片《福气天来》我不太看好,剧本和演员都有问题,投资给我限死。”

在张清明看来,曾智卫在自己这边的角色最多是一个演员或者导演。

自己分给他一杯羹已经是很看得起他。

处理完港岛影视圈子的事,转头张清明又微笑着接受了京城《大众电影》的专访。

排在《大众电影》后面的还有《京城日报》的记者。

她们采访张清明,主要是因为两点。

一是因为他对各艺术单位的捐款,二是资助那一行人前往港岛进修的举措。

在媒体看来,这是爱国华侨的无私捐赠。

但她们哪里能想得到,张清明不过是在鱼塘里撒饵料罢了。

两篇报道刊发后,京城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了有一位年轻的华人大亨,很乐于资助有才华的艺术工作者。

没几天功夫,通过各种渠道找上门来人就有好几十号。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日后娱乐圈里耳熟能详的名字。

在八十年代中期,媒体与影视都是官F性质的,可以捐赠但不能投资。

张清明几乎是来者不拒,或多或少的给予这些有梦想的人一些资助。

目的无非只有一个。

让整个国内的圈子逐渐养成一个习惯——找他筹钱。

等大家都习惯了等他的捐款习惯,自然会慢慢的多拍“张大亨”喜欢的题材和主题。

慷慨的捐款、国际化的拍摄设备、海外发行的渠道、加上他准备着手的港岛内地合拍的项目,足以让张清明潜移默化的获得在圈子里的“权威”。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