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并非纯孝霍含章(第3页)

袁珩:你们礼貌吗?

荀彧收敛了笑意,以一种温和包容的姿态,似长辈一般循循善诱:“未央,‘孝道’从来是士人所提倡的鱼饵、捷径、利刃,是彼此都心知肚明的、可堪利用的工具。没有人会戳穿‘孝道’,扒开底下并不体面的真相……所以霍氏淑女是孝子,昭姬是孝子,天底下的士族皆是孝子,你也可以是孝子。”

蔡琰若有所思,醍醐灌顶。

荀攸突发耳聋,充耳不闻。

袁珩踟蹰片刻,认真地问他:“为何告诉我这些呢?”

毕竟最先提起“霍贞并非纯孝”的人正是荀彧。

荀彧想了想,说:“珩女公子年幼而神异,然慧极必伤。我心惶惶,若不言,多有亏欠。”

慧极必伤啊……袁珩努力压下记忆里痛苦的根源,满心都是对荀彧这个跨时代共振用词的感慨;来日若有史书记载,这便不再是脱胎于金庸作品的四字词语了,而是属于她的“典故”。

却又听得荀彧话锋一转——我心惶惶,若不言,多有亏欠。

袁珩心绪陡然一松:“‘慧极必伤’,故‘堵不如疏’?”

荀彧点点头,笑着打趣:“我与未央如今也算同盟,焉有置若罔闻的道理?且未央那日所言固然道听途说,但坦荡诚恳、毫无遮掩,而今我又何必故作姿态,矫饰言辞?”

袁珩:。

死去的回忆突然攻击她。

……其实并未死去。

荀攸眼见着再不发声,场面或有失控,连忙对荀彧说:“快去捉大雁吧。”

荀彧笑吟吟地道了别,暂且离开了。

蔡琰又凑近了袁珩的耳朵,惊奇道:“阿珩,你刚刚的眼神好凶,只比那天晚上差一点!”

袁珩表情一顿,笑起来:“嗯,我下次注意。”

在部曲与侍女的拱卫中,荀攸走在前头,袁珩与蔡琰落后两步,继续偷偷咬耳朵。

蔡琰:“我明白你为什么担忧荀文若并非良配了,他说话怪吓人的!”

袁珩:“哦哦哦这个倒没事!我说话也不太好听!”

蔡琰:“哈哈哈哈阿珩真会说笑!你可是我见过嘴最甜的人之一了!”

袁珩:“……”

没能让昭姬你满意真是很抱歉了啊。

但与蔡琰的隐忧相反,袁珩今日总算对这桩联姻安心许多。

在议婚之前,袁珩对青史留名的“荀令君”是好奇的,敬佩的,神往的。

而自从她知道要与之议婚,“身不由己”的惶恐与焦虑落到了实处,“被当作棋子”的愤怒与不平乍然爆发,“吾未壮”的不甘与无奈充斥在心头。

于是那些“荀令君”的滤镜与光环顿时碎了个稀巴烂,哪怕知道荀彧也做不了主,却也难免迁怒排斥,多有避之不及的表现。

可方才荀彧却摆明了告诉她:我们是可以彼此信任坦诚的同盟。

不是士族门阀的联姻,不是互为盾牌的工具;我如兄长一般照顾你、点拨你,不会因你的不妥言行耿耿于怀。

是从容的,也是包容的,更是歉疚的——他知道联姻一事对袁珩而言多有亏欠。

“士无不孝”,是通透敏锐的心性。

“同盟”之说,是机鉴先识的能力。

“我心惶惶”,是端正自持的品行。

把荀彧当成兄长以及盟友,确实是眼下最好的方法。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