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云鹤:“……”
他们文艺圈这样一路发展下去……?
从商人的角度出发,远离群众需求,不受观众解,基本等同于被市场淘汰。
现实也确实如此,文艺片近十年来一直徘徊在被淘汰的边缘,从大部分文艺片都只在艺联这种专门院线小众上映就看得出来。
“那换个别的?”
陆淮点头,很认真地问周云鹤:“那你喜不喜欢那种——”
“某人早年外出打工发了大财,二十年后衣锦还乡,但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住进了妈妈开的旅馆,妈妈果然没有认出他,于是他给了妈妈很大一笔住宿费,幸福地睡下了。夜里,他妈妈拿着大锤敲碎了他的头颅,把尸体扔进河里,霸占了他的大笔财富。直到被警察逮捕,妈妈才知道自己竟然因为贪财谋杀了亲儿子,痛不欲生,在监狱上吊自尽。”1
“——的故事”
周云鹤:“……”
果然,不和谐的地方还是出现了,陆淮觉得好看的电影他竟然一点都get不到!
这一个瞬间,身价上亿的周先生感到了巨大的危机——他是不是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喜好了?如果陆淮发现他对这种电影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会不会很失望?
眼看周云鹤瞬间紧张起来,陆淮:“……”
果然,周云鹤就是周云鹤,无论青年还是中年,都是坚定的实用主义者,对文艺片get不到一点。
想起上辈子为了和他有话说,偷偷研究文艺电影,甚至还找专业老师上课学习,找电影学院的学生给写影评提供话题的周云鹤,陆淮哈哈笑起来。
“和你开玩笑的!”
“我刚才说的是小说啦~”
“《局外人》里的一个小故事,我简化了一下,逗你玩儿的。”
周云鹤:“!!!”更慌了,他连笑点在哪里都没看出来。
最后他们没有去看《修相机》,而是选择了一部好评颇多的爆米花电影。
毕竟看艰涩文艺片的习惯是陆淮上辈子一个人在家时养成的习惯,那些年几乎每天都与电视为伴,市面上的电影他几乎都看过,接受程度自然高很多,不说什么欣赏能力,看得多了自然也就能解,更何况以他当时的心态其实很能与那些痛苦共情。
虽然现在痛苦的记忆模糊了许多,但用电影塞满空余时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用自己的习惯为难周云鹤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