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廖先生此时心中如惊涛骇浪一般。看着正端正写字的彦哥儿,有心想问一问他,到底是忍住了,只悄悄把两张纸塞进了袖里。
下午,程嘉束不顾祈瑱的反对,依旧送彦哥儿去学骑马,只是把衣服又加厚了一层,且把上课时间暂且缩短了一半。毕竟他们这些人过不得几天就要走。以后再想找人教彦哥儿骑马便难了,自然不能浪费时间。
只有廖先生,午饭的时候便食不知味,神思无属。待到彦哥儿也去了马场,终是忍不住,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书房。
他打开书柜,果见下面放着厚厚一叠纸。看看四下无人,他亦知道程夫人通常这个时候都与石婶一起,不会过来。索性把这叠纸抱到书桌上,一张张翻看起来。
里面却大都是一些废纸。相当一部分是画图的稿纸,有些一眼就能看出是园子里那个水车的图样,有一些则是些奇奇怪怪的图案。只是图纸边上还用极细小的字标了一些符号。
廖先生少有才名,后家逢变故,也曾在外浪荡游历了数年,见识颇为广博。
这些符号他虽不认得,却也是见过的,知道乃是西洋人所用字符。此时不免好奇,程夫人怎么知道这些西洋人的字符,且瞧着还运用颇为自如?
廖先生暂将疑虑放在一边,便继续翻找。翻了半天,才又找到一张满是字的纸。
这张纸上的字,依旧不是常人习惯的竖向由右至左,而是横向由左向右。故而廖先生一开始看的颇为不顺。也不知道程夫人怎的养成了这样奇怪的写字习惯。
廖先生费力从左往向读,也是写着些简略的故事内容,但里面的故事却从未见过。将一堆纸翻完,也只又找到一张稿纸,里面写的是空山闲人另一本书,《紫影传》里的一些情节梗概,依旧是满满的涂抹修改痕迹。
翻完这一堆废纸,便再没有找到其他有用的东西。
廖先生想了想,将这四张纸放在一边,又将这堆纸重新摆好,按原样放回柜子。然后又打开另一个柜门。
第60章程嘉束掉马
这个子里放的却都是些装订好的书本。最上面还放着个用布包起来的小包裹。
廖先生将这小包裹先拿出来,放在一边。然后将那叠书都抱出来,放在桌上一本本翻看。只是他越看却越是心惊。
翻开的第一本书上便写着“数学”二字,下面还有“第一册”三个小字。
廖先生猜想此书应是讲的算术之类,翻开来看果然如此。第一页上写了些稀奇古怪的符号,所幸旁边有注释,一看便知这些符号代表从一至九的数字,另外还有个圈圈,写着零。这些符号却是与方才图纸上的符号对上了。然后就是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虽然用的符号稀奇古怪,但因其简单,也是一看便知。
上面所有字迹同书稿一样,都是从左往右的那种细小的工整字体,字迹也一样,显见是同一人所写。
有了前面的西洋字符,廖先生猜,这些符号大概也是西洋字符的一种。他曾经也见过西洋人用的另一种记数符号,与这些字符倒是有些类似,也是简单好记。
只是西洋人写字与中原人大不相同,他们习惯从左往右写横向写,而我朝人写字都是自右向左竖向书写,故而西洋人的计数法子于中原人来说,并不适用,是以流传不广。也就沿海一带,有与西洋人做生意的几个地方,见到过西洋人使用。
所以廖先生见到这些西洋符号,倒不觉得稀奇。他奇怪的是,为什么程夫人,会如此熟稔这些西洋字符。
廖先生合上这本书,继续在书堆里翻,果然又翻到两本数学书,分别写着“第二册”与“第三册”,廖先生心道果然。
再找下去,却没有第四本了。拿起一册翻开几页,里面的数字还
是那些符号。只是多了许多的文字说明。
廖先生越看越心惊。之前也从未听说过程夫人的娘家有什么精通术算的人物,怎么程夫人却如此通晓算术,甚至能给自己孩子编纂教材?
虽然书上所写的内容不算深奥,可要知道这明显是程夫人为了教自家孩子编写的,初入门自然不会太难。况且里面用的全是西洋字符,且书写亦全是按照西洋人的横向书写习惯来,这才是叫人奇怪的地方。
再往后翻,不过是几本诗集,史书之类,倒算寻常。将这叠书翻完,再无其他特异之处。
廖先生将一本数学书拿出来放一边,又将其余书按原来的样子重新放回柜子。最后,才将视线投向那个被布包起来的薄薄一个小包裹。
他小心打开包布,里面的东西露出来,却是一本装订好的崭新的书册,上书几个大字:无恙神剑。
翻开里面的内容,依旧是那纤细豆大的笔迹,但这回却是竖版从右往左的,工工整整。
廖先生略读了几章,确信书中内容自己此前从未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