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告诉智元哥要走,要离开蜘蛛巷。
至于怎么大摇大摆的走不被金老二注意到,智元哥的确有办法,我小瞧他了。
就那两天吧,有一队戏班子住进了蜘蛛巷,这伙戏班子以前主要唱的是宁夏的青海平铉,平铉中有一节目叫太平秧歌,唱这种戏主要是敲敲打打沿街转一圈,祈祷一地来年风调雨顺,算是一种地方民俗。
但也就是这两年,太平秧歌越来越不受待见了,本地有些人更喜欢另外一种,“傩戏。”
而住进蜘蛛巷的那一队人,就是来唱傩戏的,这是种什么戏呢,要准确点说,那就是驱鬼祈福的戏。
傩戏发源于楚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兴,传承至今日已经只剩两派人马了。
河北武安傩戏和东北傩戏。
而这伙戏班子领头的大班头,就是来自河北武安的峰峰和村一带。
闹了大笑话,谢起榕那两天只在晚上出没,他翻垃圾桶找吃的,捉狗撵鸡吓唬老太太,在配上他那身行头,大晚上的神出鬼没吓死个人,所以附近人一合计,知道在榆林正好有一伙跳傩戏的,不少人凑了点钱,就把戏班子请过来了。
就从蜘蛛巷这里开始,一路唱到西塔寺附近,把那个“白无常”给驱赶走。
唱傩戏有几个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跨尿盆,吹狗螺,打死鬼。
尿盆里有童子尿,相传能避鬼,狗螺呢是一种河北的民俗乐器,因为吹起来像小狗哼哼,所以叫狗螺。
最后这个打死鬼最关键,要找人化好妆扮演死鬼,这种鬼妆不旦要画,还要带一种木头做的黑脸面具。
只要带上面具混到戏班子里,不管长春会还是金老二,扮成死鬼,就算我站在金老二面前,他都认不出来。
到了西塔寺就离修理厂不远,从那条小路能直接到国道上,不走高速。
到时候走国道,小霞嫂子回枣庄安心生小孩,我们就去阿拉善找把头去了,神不知鬼不觉,还真得感谢精神病谢起榕。
现在嘛,收拾收拾,准备好东西。
静等晚上。
唱大戏。
第134章黑脸唱戏出银川
傩戏大班头60多岁,姓黄,这种民间团体为了混口饭吃走南闯北,讲究每到一地必先打“春典”,意思就是拜会本地地头蛇不要来找麻烦,刘智元就是这样与其有过一面之缘。
傩戏班子下午入住蜘蛛巷,黄班头搬来箱子让我们换衣服画油脸,那种衣服像是戏袍,十分宽松,给我们画脸的是名长相秀气的年轻人。
“我怎么看着像老包,”豆芽仔照着镜子自言自语道。
我看了眼其他几人,都差不多,小霞嫂子闷闷不乐,像有心事。
出发前智元哥叮嘱我道:“兄弟,到了西塔后有辆尾号462的白色货车,车上有你们需要的东西,希望我们还能在见面。”
“保重。”
“保重。”
晚8点多,戏班子开始游街,整个队伍大概三十多人,我们一行人走在最中间,走在最前头的两人踩着高跷,胸前挂着铜锣,这两人左手拿着一把类似鸡毛掸子的棍子,走几十米就敲一下铜锣,梆的一声。
不少小孩儿年轻人在马路两旁看热闹,对着队伍指指点点。
走过红绿灯。
“注意看那些人。”鱼哥突然小声对我说。
我看到一家饭店门口站着五六个年轻男人,个个流里流气无所事事的模样,其中一人说着话看向我们这边儿,我忙低下头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