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62章(第2页)

我想讲一下老银饰和新银饰怎么区分。

首先,老银发黑发暗,这是因为氧化的原因,但现代好多造假的用药水泡泡同样也会发灰发暗。

过去都是足银,纯度比现代新银高,但银子的延展性和加工技术却比不上现代的,所以单拿一个镯子来举例,老银镯子都是宽边儿,越到边缘位置越厚,因为是用小锤子一点点敲打出来的,所以这种老镯子带在手腕上有一种厚重,厚实的感觉。

再说花纹,老的都是用硬刀一点点刻上去的,所以它表面花纹线的条构成不可能都是“横平竖直”,总有个别雕刻线条会显的歪歪扭扭,只要掌握了这两点,基本就能简单区分出来老银饰品和新饰品了。

过去下乡收古董的叫打小鼓,现代的叫铲地皮,于是我借了个皮鼓,叫上豆芽仔和盼盼一起去打小鼓收东西了。

老银饰,老佛像,老香炉,老家具,老瓶子,甚至老衣服,我来者不拒,只要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古董我都想收。

这些东西在这里不值钱,但一旦它们横跨千里到达了北上广深,到达了那些收藏家手中,就能值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

而我,就是无私奉献的文物搬运工,最多期间挣“一点点”妈尼。

这天大中午,有点热,豆芽仔拍了两下小鼓然后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他抱怨道:“峰子!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我们天天出来搞,结果就收到了一两个破银牌子!”

我笑道:“你急个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货还在后头!”

盼盼说:“豆….豆哥,我觉得你们这样,可能收不到东西。”

“为什么?”我问。

盼盼解释了一遍,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相比于我们身上带的现金,寨子里的人们普遍都喜欢更实惠的东西,比如锅碗瓢盆剪子菜刀,手电筒,大袋洗衣粉这些东西。

于是我立马回了市里一趟,花几千块搞了一面包车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到了山脚下在用马车转拉到了寨子里。

效果出奇的好!

老苗们都来跟我换东西!

一个强光手电筒就能换到一个清代早期的雕花银牌子,成本这么折算下来,才二十块钱!而且消息传开了,附近寨子的也来了不少人跟我换东西。

这天,四五个壮汉,吆五喝六抬着一个很大的东西来了,这东西布蒙着布,还用绳子捆着,落地以后我怎么看这东西都像一个人。

“这什么玩意儿啊?!”我大声问。

为首的壮汉说了一堆话,我问翻译官盼盼啥意思。

盼盼翻译道:“他说这是一个大铜人,想用这个大铜人换你的蒸锅和电棍。”

“大铜人?”

我说赶紧解开,不会是少林寺里那种十八铜人吧?

解开布一看,我一看,傻眼了

这……这玩意儿纯铜做的!高一米六五左右,四肢俱全,有鼻子有眼儿有嘴!

关键是这铜人身上,密密麻麻的,画满了红线!红线连接之间,明确标注出了几千个人体穴位,连铜人的脑袋上和脸上也都画的红线。

我没见过这玩意儿,目测是明代中早期的,黄铜表面的包浆都被磨的锃光瓦亮,好像是什么中医用到的东西。

这玩意近两百斤重,我想也没想就换了。

然后用排子车把大铜人拉了回去,想问问范神医,看他需不需要这玩意儿。

结果范神医一看到这东西就傻眼了,她眼睛放光,跑到大铜人跟前上看下看,摸来摸去,脸上表情很激动。

热门小说推荐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凡尘一世难过百,皓首穷经只为仙。国破天倾颜未改,人间正道萦于怀。顾担一觉醒来,竟成太医院医士。只要治病救人,便能得寿元馈赠。世事纵有万般险恶,他只是想长生不老。浮云流转,沧海桑田。三十年前结识的狱中豪杰,百年后称为人间圣贤。三百年前放养的长寿老龟,再见时已化擎天之柱。一千年前点拨的一根灵草,竟冲上云霄斩灭星辰。时间会成为最好的答案,而他,始终屹立在答案的最终页。...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