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深蓝”地下七层,Z9项目核心区。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日常的尺度,只剩下能量流奔涌的嗡鸣、冷却系统永恒的嘶嘶声,以及超级计算机阵列风扇为处理海量数据而发出的低沉咆哮。空气冰冷、干燥,带着精密仪器特有的臭氧与金属的混合气味,恒定得如同坟墓。
谢明哲坐在他的专属工作台前。巨大的弧形屏幕上,不再是令人眩晕的复杂数学模型,而是被一个极度精简、近乎原始的界面所占据。界面中心,悬浮着一个由纯粹光点构成的、缓缓旋转的沙漏三维模型——正是他手腕上那个神秘胎记的完美复刻。沙漏的上下腔体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明灭闪烁、代表着不同维度弦振动的能量节点构成。此刻,上半腔体如同沸腾的星云,无数代表“过去”坐标的能量节点剧烈地扰动、湮灭、重组,试图挣脱某种无形的束缚;而下半腔体代表“现在”坐标的区域,却异常地呈现出一种冰冷、死寂的暗蓝色,仿佛一片凝固的能量冻土,将“过去”的沸腾死死压制。
工作台周围,陈寅恪院士和六名核心研究员屏息凝神,如同朝圣的信徒,目光死死锁定在屏幕边缘疯狂刷新的数据流和那个触目惊心的红色能量曲线图上。曲线如同垂死巨兽的心电图,每一次微弱的起伏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谢明哲已经在这个状态中枯坐了超过四十八小时。他瘦削的身体包裹在宽大的深蓝色工装里,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只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倒映着屏幕上沙漏模型的光影,瞳孔深处仿佛有亿万星辰在无声地碰撞、湮灭。
“不行…还是不行…”负责监控能量稳定性的赵博士声音干涩,带着绝望,“‘现在’锚点的熵值锁死效应太强了!所有试图重新建立坐标映射的能量注入,都被那片‘冻土’瞬间吸收、湮灭!能量损耗率已经突破安全阈值127%!再这样下去,模型崩溃是小事,核心能量场反噬……”
“闭嘴!”陈寅恪低声呵斥,花白的眉毛紧锁,布满血丝的眼睛却死死盯着谢明哲,“给他时间!他在‘看’!他在‘算’!用他的方式!”
就在这时,谢明哲那如同雕塑般凝固的身体,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不是手指敲击键盘,也不是转动眼球。他的头,极其缓慢地、仿佛承受着千钧重压般,向左偏转了大约十五度。视线离开了屏幕上那个狂暴的沙漏模型,落在了工作台边缘。
那里,放着一个打开的真空密封袋。袋子里,是半块已经干硬、颜色暗淡的桂花定胜糕。那是他进入“深蓝”时,唯一带来的、属于“外面”世界的东西。是祖母的手艺。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冰冷的实验室,狂暴的数据流,濒临崩溃的模型,所有人焦灼的目光……这一切都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谢明哲的目光,穿透了真空袋的透明薄膜,落在那半块干硬的糕点上。他的眼神依旧空茫,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但一种极其细微的变化正在发生——他瞳孔深处那些疯狂碰撞的星辰,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轨迹发生了微妙的偏转。
他“看”到的,不再仅仅是糕点的形状和干裂的纹路。他看到的是祖母布满老茧的手,在揉捏米粉团时那精准而充满韵律感的力道;是蒸笼掀开瞬间,氤氲水汽中蕴含的热力学湍流;是糖桂花融入米浆时,分子间奇妙的布朗运动与氢键重组;是糕体在冷却定型过程中,内部淀粉分子缓慢回生形成的独特网络结构……这些画面,并非记忆的回放,而是被他那超越常理的大脑,瞬间解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由物理定律和化学键构成的精确图谱!
这些图谱,与他脑海中正在疯狂演算的、关于时空坐标锚定的高维流形模型,在某个极其抽象的层面上,轰然重叠!
揉捏面团的力道控制=高维引力场对时空曲率的精细微调!
蒸汽的湍流扩散=能量在封闭系统中的非均匀传导与熵增路径!
分子间的布朗运动与重组=微观粒子在量子涨落下的随机路径与宏观有序结构的涌现!
糕体的冷却定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低能级稳态的弛豫过程!
一种纯粹的、属于直觉的闪电,撕裂了逻辑的迷雾!禁锢“现在”锚点的那片死寂冻土,其本质,并非绝对的“锁死”,而是一种在极高能量密度下形成的、类似“过冷液体”的亚稳态!它看似凝固,内部却蕴含着恐怖的、随时可能爆发的相变潜能!强行注入能量试图融化它,只会如同在过饱和溶液中投入晶核,瞬间引发毁灭性的连锁结晶(湮灭)!
需要的不是“冲击”,而是“扰动”!一个精确到毫秒级、能量级恰到好处的“微扰”,如同轻轻触碰过冷液体的表面,提供一个低能垒的相变路径,引导其内部的能量有序释放,回归平衡!
而提供这个“微扰”的最佳媒介……
谢明哲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中央那个狂暴旋转的沙漏模型上。他的视线,穿透了上半腔体沸腾的“过去”能量星云,死死锁定了上下腔体连接处、那最纤细、最脆弱、却承载着整个时空流形稳定性的“颈”部节点!
就是这里!沙漏的“颈”!时空坐标转换的必经隘口!也是能量场最敏感、最易受控的“穴位”!
谢明哲的手指,终于动了。
没有敲击键盘,没有输入任何代码。他的右手食指,以一种极其稳定、近乎匀速的方式,缓缓抬起,然后,轻轻点在了自己左手手腕内侧——那个真实的沙漏胎记之上!
嗡——!!!
整个Z9核心区,所有的仪器灯光瞬间明灭不定!一股无形的、却让所有人心悸的恐怖能量波动,以谢明哲的身体为中心,轰然爆发!那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冲击波,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时空结构本身的、高维的震颤!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那个由光点构成的沙漏模型骤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尤其是上下腔体连接的那个“颈”部节点,亮度瞬间超越了所有其他区域的总和!一道凝练到极致、如同超新星爆发核心射线的纯白能量束,自那个节点精准射出,无视了屏幕上代表“现在”冻土的暗蓝区域,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刺入那片死寂冻土深处一个肉眼几乎无法辨识的、由无数能量弦共振形成的、极其微小的“涡旋”中心!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能量对冲的湮灭。
只有一片死寂。
屏幕上,狂暴刷新的数据流骤然停滞。刺耳的警报声戛然而止。所有仪器指针瞬间归零。连超级计算机阵列的嗡鸣都低了下去。
陈寅恪和研究员们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屏住呼吸,死死盯着屏幕。
一秒。
两秒。
三秒。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死寂中,屏幕上,那片代表“现在”坐标的、死寂的暗蓝色冻土区域,中心被能量束命中的那个点,极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如同在凝固万年的冰层最深处,一颗被冰封了亿万年的星辰,在绝对的黑暗中,极其艰难地……眨了一下眼睛。
紧接着,一点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温暖的淡金色光芒,从那闪烁的点中心悄然渗透出来!如同投入冰湖的第一缕晨曦!这点光芒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活性”!它开始极其缓慢地、如同墨滴入水般,向着周围死寂的暗蓝色区域扩散、晕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