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可怕了。
【他们兄弟一人感情曾经很好,毕竟曹操早年南征北战的,应该主要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手段,所以一起长大,感情不会不好。
建安十六年,曹植随曹操外出征战,不忘写下《离思赋》与留下监国的曹丕唱和,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
外出征战之时,也万万忘不掉兄长的嘱托,不忘问钟繇去讨要美玉,何等兄弟情深啊。】
曹操表示,好一个兄弟情深。
具体表现就是外出打仗只记得要美玉是吗?
作为辛苦打仗的老父亲,已经快气死了。
是为父太碍眼,阻碍了你们兄弟之间的真情流露。
【但毕竟生在那样的家庭之中,权力的倾轧之下,再美好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曹植作为继承人的有力冲击者,慢慢被曹丕疏远了起来。
曹丕继位以后,又因为曹魏轻宗室的政策使然,愈发冷待。
但迷弟曹植如何能忍受这样的苦闷。
他忍不住一起给哥哥写信写诗送礼物。
并且学习了曹丕的写作手法,也开始写起了怨妇诗。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此句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远在东吴的孙权想起了之前曹丕给自己寄来的那本诗集的冲击。
他无法想象,原来你们曹魏都是这种风格的。
还好自己只是虚与委蛇,要不真把儿子送去做质,回来得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不敢想象。
还是实用主义最佳。
【可惜,襄王有意,神女无情。曹丕对曹植还是冷淡如旧,黄初六年,经过曹植的不懈努力,承认自己之前任性犯下的错误。果然,弟弟一认错,就又重新获得了兄长的喜爱。
曹丕非常顺路地“幸植宫”,并与曹植相谈甚欢,赏赐丰厚。
眼看美好的感情便要重新弥合,谁料风云突变,曹丕病逝于黄初七年。】
曹植:……
突然得知他阿兄的死讯,有点猝不及防。
这么一说,感觉他真的好倒霉。
曹丕表示,原来自己才当了七年皇帝啊,难怪仲达可以历四朝了。
【重头戏来了。曹丕去世之后,曹植自然痛彻心扉,一直写文纪念曹丕。最为著名的,还得是《文帝诔》。
要知道,他给他爹写的诔才六百多个字,却足足给他哥写了一千两百多个字。这是何等的重视!
而且,情到深处,难以自禁,曹植写着写着,就全然忘却了诔文的格式,直接写成了抒情调的赋。】
曹操无言以对。
兄弟相亲是好事,但是能不能不要带上他爹,还特意对比。
这意思是说,在子建心里,他只能比得上半个子桓吗?
【而且在《文帝诔》中,曹植许下了生死不悔的诺言,直言表示:“追慕三良,甘心同穴”,即愿意与曹丕一起赴死。
哇,他真的好爱他哥哦。
当然,被他侄子敬谢不敏了。】
曹植:……
曹丕:……
还是别了,真跟他一起死同穴,就更讲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