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会打仗就是不会打仗啊!
【不出三个月,获得此等前所未有之大胜,宋廷震惊。
宋高宗十分震撼,对手下臣子感慨道:“虽然一直听闻岳飞行军严明,但是不知道竟然能够破敌至此。”
那可不嘛,要不是你拖后腿,还不知道能打出怎么样的成绩呢。
经此一役,年仅三十二岁的岳飞因功得授清远军节度使之职,成为有宋一代最为年轻的建节武将。
原因嘛也很简单,自从南宋稳定下来之后又开始继续执行其原本的重文轻武的祖宗家法了,再想复刻这样的传奇,那自然是难如登天。】
何止于此啊。
岳家旧例在前,又有多少热血男儿能够愿意为国家抛洒热血呢。
即便愿意为国征伐,也不可能毫不考虑全家的身家性命。
再者说,朝堂之内,和谈派势力何曾消退过。
有识之士们对此也只能深深叹上一口气。
【在之后的三年之内,岳飞又再次两度北伐伪齐,在绍兴五年北伐之时,恰逢母丧,岳飞又因悲痛目疾复发,因此原本打算为母守丧,因此数次上表请辞。
朝廷固然不许,再三催促,岳飞只好顶着严重的旧疾上了战场。
然而,在连续取得几次大捷之后,赵构对其反应却十分平平,表示自己当然不是吝惜奖赏,是要仔细问明白岳飞的种种举措再行封赏。
对于岳家军的粮草后勤也不甚上心,于是岳家军孤军困于陕西山区,最后只得退回鄂州,一些已经收复的失地得而复失。
但伊洛与蔡州之地还是悉数归于南宋。
明明是朝廷非要让岳飞去打仗,打着打着又不善后了,看看岳家军这熟练的姿势,你大怂永远可以刷新所有人的底线啊。】
如始皇帝、刘彻与李世民之流早已看得通透。
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还能是为了什么,恐怕背地里又想搞点什么有的没的了呗。
他们对于这种政治伎俩,虽然自己不屑,但是也已足够熟悉。
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大送啊。
【当然,赵构如此自然并非是毫无缘由的,岳家军的三次北伐均取得胜利,此刻宋金之战的前方形势已然是金朝扶持的伪齐政权大为不利。
宋高宗顿时觉得自己拥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格。
没错,宋高宗又开始动起了与金国和谈的心思了。
正好,金国那边传来消息,说去年四月宋徽宗死于金国,宋高宗得此千载难逢的好台阶,立马借着台阶就下了,以为徽宗奔丧迎回棺梓为借口,派使臣赴金求和。】
什么?那宋徽宗竟然还活到了这么多年之后?
这真的合理吗?
这种祸害怎么没让他短命夭折呢,还顺便给了另一个祸害借口?
真是活着死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岳飞:???
伪齐土崩瓦解,不正应该趁机夺回中原,与金国南北对峙吗?
缘何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谈?
【岳飞与韩世忠对于向金国和谈之事都极力反对,韩世忠接连上书十余次,都被赵构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