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48 太宗上位计二十 朱允炆这波属实是(第3页)

原本就更在两方之中踟蹰,尚未听从朝廷的诏令返回京师的朱权心有恻隐,于是收留了朱棣。我个人觉得,搞不好朱权其实也是半推半就。

毕竟朱棣要是玩完了,下一个大冤种搞不好就是他自己。

反正史书上说:居数日,情好甚洽。

过了几天,朱棣提出自己要告辞了,朱权便率领全家前来送行。如果真是信了朱棣那一番话,那怎么会朱棣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不得等朝廷派兵来押人?】

嗐,这话说的。

干嘛要分析得这么明白,他不得给自己留点后路?

万一他哥要是造反失败了,他还好说自己只是被胁迫了呢,这样还能保下全家的性命呢。

主要是……

在亲哥手下如何还不好说,但是在朱允炆的手下,他恐怕是要么死要么软禁,再也想不出第三条路来。

朱棣则丝毫不意外。

他虽然喜欢出奇兵,但也不喜欢打无准备的仗,既然敢只身赴大宁城,自然是看到了宁王的犹豫,也自觉自己那一行成功的机率至少有八成以上方才会出手。

他可不是莽撞的人。

再说了,哭诉卖惨什么的,这种东西,还不是手拿把掐?

【而在朱棣驻留大宁城的那几天,其手下之人也暗自入城结交大宁城的官兵,又提前埋伏在了送行的郊外,将宁王一家裹挟着去了北平,大宁城精锐悉数反叛,皆被朱棣收编,于是燕军势力大增,当然,朱权也没有闲着,进入燕军之后经常替他哥草拟檄文。

既然搞到了兵源,朱棣自然是回过头来狠狠杀向李景隆。

作为虎父犬子的典型代表人物,对上朱棣,李景隆不能说是兵败山倒,只能说是基本没什么还手之力,被朱棣耍的那叫一个团团转。

郑村坝之战一战,损兵十余万,丢盔卸甲,损失了数十万人的辎重。

又被燕军一出声东击西佯打大同的行为调动得疲于奔命,最后在冰天雪地里白奔波了一个多月,兵力装备损失惨重,士气也受到重创,但燕军那边却有意外之喜,路上偶然巧遇了蒙古来降的军队,又扩充了一波兵力,打着打着,人还变多了。

这大概也是唐、明两位太宗的相似之处吧。】

就是这么巧呢。

打不过他们投降不是理所当然的嘛,投降了当然就顺便收编了呗。

反正他最是缺人了。

但时至今日,想起李景隆竟然打不过就轻装逃跑,甚至还忘了通知剩下的围攻部队的行为,朱棣至今记忆犹新。

只能说,感谢李景隆,瞌睡了就给他送枕头。

其实比起兵源,他更缺的,正是辎重无疑啊。

【不过嘛,我们judy那可是不忘初心的一把好手,一直没忘了强调自己清君侧,师出有名的正义性,一直向朝廷痛骂齐泰、黄子澄这两位“奸臣”。

对此,建文朝的反应是,没有反应。

哦,也不能说没有反应吧。

朱允炆更奇葩的大餐这不就给人端上来了吗?

齐泰与黄子澄其二人之官职根据战场情况在南京做起了跳楼机,因为李景隆在前线的持续溃败,齐泰与黄子澄被建文帝罢免,试图以此搪塞朱棣,那朱棣当然也不傻,开始向朝廷索要这两个人。

那建文帝当然是舍不得交出去的。

热门小说推荐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