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53 太宗上位计二五 说什么呢那都是(第2页)

大明又有什么错呢,只是想“怀远以德”,让大家和和气气都一起进朝贡体系里玩罢了。】

朱棣差点被茶水给呛到。

天幕打算阴阳怪气,搞这些反讽的时候能不能提前先打个招呼,这样真的很不利于当事人的精神健康啊。

废话,他是愿意宣扬一下大明的国威,甚至……

行吧,也乐于向异域之人炫耀一下他大明最新的练兵成果。

但……

他又不是钱多烧的慌,没点好处会让郑和这么频繁地下西洋?

再说了,如果那些国家乖乖听话,可不就是互赠礼物嘛,那怎么就不是“怀远以德”呢?

没错,他建立旧港宣慰司,不就是为了让那些仰慕他大明的小国朝贡使节们可以顺利地进出他大明嘛。

至于你说为什么除了明朝纳入朝贡体系的国家之外的小国在那个区域行商游走会被拦下?

那一定是他们不怀好意!是意图破坏他大明邻邦友好的海盗!

否则你们干嘛要在这使节的必经之路上停留?

毕竟之前他大明的船队出去之前,就正是海盗盛行啊,凡有经过的船只大多都会被劫掠财物,他们大明多上点心也是正常的。

朱棣很快便能够自圆其说。

【而在永乐朝,郑和平均三年下一次西洋,一次去至少一年,回来不到一年就会立马再次下西洋的行为,绝不可能真是如所谓“厚往薄来”,毕竟国内到处都要用钱,还年年出去撒钱,这是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明代学者严从简曾经说过:“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

也就是说,明朝朝廷绝对是狠狠大赚了一笔的。

而有朝廷在前打样,随着永乐时代的结束,明朝官方对于出海渐渐失去了兴趣之后,敏锐地民间资本却借以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哪怕顶着海禁也要闯荡上一番,毕竟这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嘛。

因此,明朝中后期,海上贸易十分繁荣,一大批海商起家的商人富可敌国。】

富可敌国?

这话听着就让刘彻十分兴奋。

民间商人的钱不就正是朝廷的钱袋子吗?

原来海上贸易这么挣钱?

也是,听天幕的意思,只要三年,便能去一个来回,一艘船恐怕能载上不少的货物,那不得赚飞了?

这么赚钱的生意,就应该一边朝廷自己运营,一边坑商人的钱嘛。

刘彻只要想想就觉得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呀。

朱棣茫然。

那不然呢?

真炫耀国威也用不着年年去吧,又不是蒙古。

【但是吧,明朝真是个神奇的朝代。

虽然民间手工业飞速发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明朝吧。

它竟然是穷死的。

许多人将明朝最终的贫穷往朝贡和海禁上推锅,认为一定是因为明朝什么天朝上国的自大毛病,厚往薄来的阔绰出手,让那些藩属国挣得盆满钵满,自己却日渐勒紧了裤腰带。

实际上,明朝皇帝也不是傻的,怎么可能真的做慈善。

热门小说推荐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