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之后洛江河便一直闲在家里,一直到三、四月方才憋不住了,总算出了一趟门,这话暂且不表。
却说入了春后,惊蛰时节,惊雷四起。
然而朝堂事务却是不好荒废的。
众大臣早起上朝,皇上一轮一轮地处理着各处事务。
近日社稷事多,不止南方人祸,还有朝堂内部的党派争斗。
为此,两方党派在上朝时吵了又吵,你支持的我不支持,你反对的我一定支持。
每逢此时,皇帝必然要大怒一场。
党争于国家也毫无利处,许多事情只得暂时搁置。
散朝过后,太子党派的两位重要大臣被皇后叫到了一旁。
本来就是于理不合的事情,几人被叫到殿旁也十分尴尬。
可太子重病,皇后此时也已经别无他法了。
“当初国家多地陷入混战,本宫同太子流落在外。婆婆公公都是本宫一手照顾,家里无米下锅时,本宫情愿自己吃糠,上要孝敬长辈,下爱护幼子。
皇上打下天下后,封本宫为皇后,长兄战功赫赫是镇国公。他们李家,一无当初跟随之功,而无甚大战功。若是没有二子,那这位置让便让了,可若是三子继位,又要让本宫的颜面何处安放呢?”
说着,皇后忍不住抹起泪来。
即便是跟人诉苦,她也不敢同别人讲述皇帝的身体情况。
然而大家都是能够看出来的,皇帝早年四处征伐,建国后先前几年倒是勤勉,后期就有些纵情声色。
六十多岁年纪的人了,还不注意保养,自然是亏空的。
皇后之所以着急,除了看中太子之位外,还有怕皇帝被美色蛊惑的原因在。
而能够拦住皇帝不尊礼法的,也只有他们这些重臣了。
“若是三子继位。试问他名不正言不顺,如何能够轻易放过我跟皇儿?别说去到封地,就是一条生路,只怕也是没有的。
果真如此,大家也不必麻烦了。不如本宫立时找一条绳子,我们母子共赴黄泉去吧!呜呜呜呜。”
皇后这话说着悲痛,实际何尝不是对在场众人的一种威胁。
其实这些老臣虽然也聪明,但对于生死之事,大多还是抱有侥幸的。
他们心中所认为的党争失败,至多也就是遭受贬谪,以后再不受重用而已。
但其实皇后所说的话也可能就是他们接下来的死路,只是他们在讨论党争的时候不会说出来罢了。
如今皇后这样说,其实也就是给他们提个醒儿。
他们母子是极有可能会被灭的。
哪怕将来三子登基,他们母子没有反意,也不排除萧涵为了确定继承的正统性而杀掉他们。
毕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