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洛江河说道:“家里那件白狐毛的披风坏了,去朋友家时,朋友就将自己的给我了。”
崔氏点点头:“你方才去谁家了?”
“魏集英家。”洛江河可不敢说裴家。
至于旁的朋友,也没有人家里有钱到可以随意送人一件贵重斗篷的程度。
崔氏听了点点头,没再继续过问。
虽然很是不舍,崔氏却还是将洛江河要带走的东西都同他说了一遍,这段时间应该采买些什么,什么时候穿什么衣裳。
又嘱咐他不要乱吃东西,常备的药在谁那里让他记住。
又让他记得每月多往家里寄信,好的坏的都要同父母说明。
洛江河只是在一旁听着。
等崔氏说得累了,喝茶时,洛江河才开口说自己想说的话。
“前几日,皇上没下旨的时候,曾碰到一个老和尚,瞧见我说了一堆奇怪的话,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今日忽然想起来,觉着应该同母亲说说。”
“什么话?说来听听。”这时候信佛的人多,崔氏也信,只不过他们家是佛道都信的,平日里香油钱没少捐。
主要走的是一个,天上各路神佛,哪个都不得罪。
这年代的人,对于这些方外之人,尤其是主动找上来的,多少都会重视两分。
洛江河便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前几日在路上碰见的,那和尚一瞧见我,就指着我说,富极贵极,有王侯之相。然后又道什么‘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等语,接着便嗟叹个不停。”
崔氏是读过书的,多少识些字,她心中是有些条理的。
听到洛江河说的话,崔氏心里一惊。
“然后呢?他是哪里的和尚?”
“不大清楚,我当时只道他是胡言乱语,等他走远后,也没派人去问。”
洛江河哪里知道是哪里的和尚?这分明是他胡乱编造的故事,只为了让崔氏能警觉一些,好让家里为将来的浩劫做个准备。
要是说给洛父听,对方指不定会觉得这是个疯子胡言乱语。
崔氏感性些,想必多少能听进去。
洛江河记得男主萧涵在称帝后,只诛杀了几个臣子以及其家族。
剩余一些反抗不激烈的京都官员,男主为了安抚朝野,只流放了几家贵族大臣,大部分萧淳在时的臣子还都保留了官位,只是后期被渐渐架空罢了。
这些都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员们读了这么多书,站在天子对立的局面,能留下一条命都算不错了。
而小说当中,洛家除了洛江河,其实全都算是重臣,忠于自己的主上。
在小说里,就是完全的主角对立面,一家子反派。
书里只有原主一个,在萧涵兵临城下时选择了去投降。
但是很可惜,原主在投降前夕,就被手下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