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4第 54 章(第1页)

郁竺发现,自己长久以来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

自来个到这世界,从张都监到慕容彦达,从陈良弼到童贯再到赵信,她所遇的尽是大宋的荒唐众生、荒诞诸事、乖谬臣子与昏聩皇帝......再加上对历史走向的先知先觉,她免不了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看着这群九年后便将亡国的君臣上演各种

荒诞的闹剧,然后喟叹大厦将倾,感慨他们的麻木不仁。

但是她从未探究过,这些身在其中的人,自己是怎么想的。

直到王主事的那句话,点醒了她。

如今看来,也许他们并非全然麻木,亦非一味醉生梦死,反倒真心认为国势昌盛、海晏河清。

比如王主事,他是真的觉得当今天下太平,国库充盈,且暂无兵戎之事,些许贪墨之举,无伤大雅。

比如蔡京,虽言语间不乏阿谀奉承,然他形容当下“丰亨豫大”,恐怕也有六分出自肺腑的真情实感,以为这大宋盛世繁华,独揽胜景。

比如赵佶,深居金銮殿中隔绝尘世,不闻民间疾苦。但他只需翻阅自己的功绩簿,见财货满仓、税赋丰饶,又兼新近收复河湟失地,说不定真以自己为雄才大略之主。

对于他们这种想法,郁竺用两个字可以概括??没数。

至于几年后挥师南下的金国,绝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像王主事那样??不了解,不关心,蛮夷之地刚有点起色的蕞尔小邦。

唯有寥寥几人,态度迥异,但他们眼中所见的,也只是女真人可供己用的价值。

而此刻立在她眼前的童贯??海上之盟的积极擘画者、北宋灭亡的祸首元凶之一,便是这少数人中的一员。

于是,郁竺拦住童贯后,以最简短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童大人,联金伐辽之事,下官欲略抒管见。”

果不其然,童贯在她说出这句话后脸色骤变,一改往日泰然之色,慌里慌张地将郁竺拉到枢密院那间他专属的正房,反锁门户之后,才示意郁竺继续说下去。

“大人将下官自青州征调入京,为的就是这件事吧?”郁竺微微仰首,双眸径直迎上童贯的目光。

之前,因为身陷思维误区,所以当她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如今这局势时,想当然地觉得联金抗辽之事,无非史书上记载的那样??赵良嗣??那个现在应该还叫马植的辽国人,巧言蛊惑,给童贯灌了一碗迷魂汤,童贯继而如法炮制,转呈于赵

佶。

然后,因赵佶好大喜功,妄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便稀里糊涂地派人缔结了海上之盟,联金以伐辽,在此过程中反而向金军暴露了自己孱弱不堪的军事实力,最终引狼入室。

如今跳出这个思维误区,她幡然醒悟,或许后续诸事大抵不差,然而起始之处,恐怕并非那么简单??童贯于海上之盟的推动,不是一帆风顺的。

郁竺说完那句话后,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童贯此时方觉,自己需得重新审视眼前这女子了。

她出身平凡,论及姿容,或许仅可算得上七分,但论智慧,却着实可称十分!

不,不止十分!

联金伐辽之事,当今知悉者不过自己、官家、蔡京、梁师成寥寥数人而已,再算上那辽人马植,此中任何一人,都绝无可能将这般机要秘密外泄。

如此说来,这郁承旨竟是自行揣度而出的!

何等惊人的洞察力!

童贯心底暗自惊叹,随即竭力舒缓神色,尽量让自己的语调显得平淡无波,仿佛此事只是寻常无奇:“哦?既已猜到,那便说说我想让你怎么做。”

只见郁竺神色未变,平平的语调却吐出惊人的话:“联金伐辽之举,关乎国祚,功垂青史。大人心怀此志,但当下施行之际,恐怕却遭遇了重重阻碍。大人命下官悉心探究官家的喜好,以博得君上的宠信,无非就是希望良机一至,下官可寻机进

言,襄助大人玉成此事。即便不济,至少能于官家心意未决犹豫难断之时,为其权衡之念添一枚砝石。

童贯面容微微紧绷,未发一言。

热门小说推荐
第一兵王

第一兵王

一代兵王,为替兄弟复仇越境入狱,五年后回归都市大哥做了上门女婿,被连连欺辱!自己因为入狱的身份,被所有人鄙夷!却不想自己的亲生父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京都豪门太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