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毕竟,仅仅只能喷火的话,杀伤力恐怕也就只能起到骚扰敌人的作用了。
凌振作为火器制造方面的专家,一听郁竺这般发问,瞬间就明白了她关注的核心所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郁同知并非那种只知玩乐享受之人,看来是自己方才想岔了。
“只需在竹筒内填上石块或者弹丸便可。”说着,凌振便下意识地比划了几下,发现没有实物辅助,难以讲得清楚明白。于是他也不客气,自己起身找来纸笔画了起来。
片刻,纸上呈现出一个类似烟花桶的东西来。
郁竺接过纸,目光在上面停留了片刻,抬起头,神色专注道:“以你所设想的这种小型火炮,它射出的弹丸最远能达多远?"
“二三十步的距离还是有的。”
“才二三十步?”换算过来也就相当于四五十米的距离,这样的射程,发挥的威力甚至还比不上射出的箭矢。想到这儿,郁竺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凌振见郁竺这般神情,急忙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竹筒的空间有限,所能填装的火药量不多,能达到二三十步的射程,已然算是十分可观了。倘若填装的火药过多,竹筒根本承受不住火药引燃瞬间产生的压力,极易炸裂,反而会对使用者造
成伤害。”
郁竺微微皱眉,想了想后世的枪,提议道:“那将竹筒换成铁制的不久行了吗?”
凌振无奈地叹了口气:“大人,铁制的炮管确实强度更高,可若是铁管壁做得太薄,同样容易在发射时炸开。但要是为了保证稳定性,将管壁增厚,那这铁制的小火炮就会变得十分笨重,与现今战场上使用的火炮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此一来,便
不符合制作这种便于手持小型火器的初衷啊!”
“竟然是这样......”郁竺恍然大悟,原来并非是当下的人想不到火枪这种武器,而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金属铸造能力不足。在追求轻便与实现更远射程之间,只能做出取舍。若是制作出的火枪射程不远,对于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而言,确实还
不如弓箭这类冷兵器的杀伤力大。
也就是说,射程和射速是限制现在火枪发展的一个瓶颈。
郁竺拿过凌振画图的这张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在凌振画的这个“烟花桶”上面,用笔细细勾勒出了几条螺旋的线。
“凌副使,你看这样是否可行。”郁竺一边说着,一边将勾勒好的纸张转向凌振,“如果使用铁制的圆筒,在内部增加这样凸起的螺旋线条,并适当增加圆筒的长度,如此一来,弹丸在筒内前行时就能获得一个旋转的力,那么弹丸射出之后,飞行
方向是不是会更加稳定,速度也会有所提升?"
这个烟花桶,相当于最原始的滑膛枪,在枪管内部增加膛线,它便摇身一变,成了线膛枪。发射弹丸时,弹丸迫于枪膛内刻有的螺纹线旋转飞行,如此一来,便能在高速运动中兼顾精准和稳定,极大提高射程射速。
凌振熟悉火器,虽然这些现代的物理知识他不懂,但是实践积攒的经验让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竺的意思,他惊喜地发现这或许真的可行,而且,大部分火炮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射程!
“不错!”凌振瞬间兴奋得像被点燃的爆竹,整个人“噌”地一下,从凳子上弹起了一半,可紧接着,他像是想到了某个关键,动作戛然而止,慢慢地又坐了回去,表情变得迟疑起来,“可是......”
郁竺难得没等他说完,便打断道:“你是不是想说,加上螺旋线之后,从前面填装弹丸就会变得费力了?”
凌振忙不迭地点头。
大型火炮装填速度慢些倒也无妨,毕竟每门火炮至少有两名以上的炮兵协同操作,而且在战场上,火炮所处的环境相对来说也较为稳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装填。
然而,听郁同知话里的意思,这种小型炮具大概率是要让士兵手持作战的。设想一下,倘若一名士兵射出一炮后,光是拿着弹丸往炮筒里装填,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等好不容易装进去,恐怕他身上早就被敌人射来的箭矢给插满了。
再者,这小型炮具的造价可不便宜,比起普通的朴刀贵了不知多少。如此昂贵的武器,总不能只用一次就丢弃吧。
凌振摇了摇头,稍稍觉得有些可惜,他相信一定有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可现下一时却想不出来。
只见郁竺收回展示的纸,持笔在“烟花桶”的后侧勾勒出一个开口,画毕,朝着凌振的方向递过去:“既然前面装填不便,那我们就换个思路,从后面开一个口子用于装填。弹丸的形状可以设计得长一些,大小呢,比螺旋线之间的口径略微小上一
点,至于弹丸的尾部,不妨采用铅制。如此一来,当火药点燃加热后,铅制的弹尾受热便会稍微膨胀,恰好能够贴着螺旋线稳定地飞出去。当然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弹丸具体的尺寸大小,以及螺旋线之间距离、松紧程度,这些细节都
还需要凌副使慢慢研究试验方能确定。”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之所以迟迟无法取得突破,往往就差那灵光一闪。郁竺言毕,凌振像是被定住了一般,呆愣了许久。
半晌,他才猛地深吸一口气,胸脯剧烈起伏了几下,嘴唇一开一合,好一会儿才颤声道:“大人此等奇思妙想真是......天授之才啊!在下纵使穷经皓首恐怕也未必能琢磨得出......唉,大人天赋异禀,实令在下又敬又羡,自愧弗如啊!”
郁竺凭借热兵器时代历经数百年积累的知识,不经意间“碾压”了这位当世的火器天才。此刻面对凌振诚挚的赞叹,她微微红了耳根,略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说道:“凌副使过誉了,其实这并非我一人凭空臆想出来的。民间向来藏龙卧虎,不乏智
慧之人,此前我曾偶然看到有猎人自制吹箭用以打猎,那吹箭的构造和原理给了我些启发,便留了这么个心眼,今日恰好忆起,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世之想。”
凌振已然从方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听闻此言,愈发钦佩,不住地拱手,一个劲儿地夸赞道:“大人实在太过谦逊了,即便只是源于民间的一点启发,可寻常人见了,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忘。唯有大人独具慧眼,能将这看似寻常之事与
火器制造联系起来,生出这般绝妙的想法,实非我等所能望其项背。这等融会贯通的能力,纵是说大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亦不为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