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5章(第2页)

许多学子眼下的神色是欲哭无泪的。他们不过是回家过了舒服年,山长大人,他们罪不至死呀!!

期间,钱勤学苦思冥想,看着面前的空白宣纸,久久未能下笔。

同在一个学堂里应试的秦朝宁,也同样如此。

而甲字学堂那边的陆杰修,这会就已经开始提笔蘸墨。

他对于这三道题目,看完后,心中就有了答题思路。加上四书五经和典故那些于他而言都是信手拈来,使得他落笔毫无停滞,旁若无人地写自己的答卷。

在清风院的张山长估摸着时间,放下茶碗,起身出院子,慢悠悠地开始往各个讲堂走去。

他深信这些学子们经过开年的这一场月试,必定会立马恢复到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督促自己求学问道的状态中来。

张山长觉得他自己,张瑾瑜真是个为学子们着想的好山长!

他一间间讲堂巡视而过,目光扫过一个个或是埋头苦写,或是抓耳挠腮,或是抬头望着房梁发呆……或是唉声叹气的学子们,嘴角不由得一弯。

看来,今年的学子们依旧充满朝气呢。

直到走到丙丁班,张瑾瑜特意在门窗前驻足,往里面把所有学子都看了一遍,然后把目光停留在个子最小,年仅七岁的秦朝宁身上。

敦实健康的猪崽,这是他对于秦朝宁的第一印象。

他看了片刻,心情更好地离开了。

秦朝宁这时已经在提笔在打草稿,全神贯注在自己的书案上,对外界的动静半点不知。

题目一,[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出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篇,原文是孟子和梁惠王之间的对话,其重点是孟子通过引君入瓮的沟通方式,使得梁惠王认识到自己没有施展仁政,所以才不会“民之多加”,没有更多的百姓来投靠。

面对这样的题目,秦朝宁想了很久,才决定把破题放到仁政上面。他引用的也是出自《孟子》的原句,[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到了题目二,[6]“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是出自《大学》,其本意是着重声明修身的重要性,让世人分清轻重缓急,做好事情。

秦朝宁打算以[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破题,写一篇不出格,阐述君子修身好处的八股文。

接着,在策论题目三这里,他犹豫了很久。

关于伪倭一事,他想说的有很多。伪倭的由来,他在府试期间已经写过。而伪倭是否罪该当死,在他看来是一个治标还是治本的问题。

源头不整治,只会有杀不完的伪倭。

这些人不是为了多少银两去冒性命之险,仅仅只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活命而已。

宣朝的国土这么大,都容不下区区那么点百姓的容身之处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