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4章(第2页)

藏书馆的教习不久后都对他们几人有了印象了,每每看到年幼的秦朝宁还会调侃他两句,借书那么频繁可记下,可吃透了吗,这类的话。

有时候,该教习还会提醒秦朝宁,切莫囫囵吞枣式做学问,看遍万,半点笔墨不留心。

对此,秦朝宁总是龇牙笑着,真心实意谢过教习的好意,“朝宁记下了!”

不过,他嘴上应得好好的,却依旧还是不停地跑来藏书馆。

见状,藏书馆的教习只好颇感无奈,慈祥地看着他,一本又一本地往外借书,三天两头地来自己这边办手续。

时光匆匆,恍若眨眼间,小暑已悄然到来,书院内外蝉鸣不断,学子们的朗读声抑扬顿挫。

七月七日,小暑,乞巧节。

东皋书院的学子们对于这个节日大多数有些懵懂,而夫子们给他们布置的课业又太重,使得他们半点旖旎的想法皆无。

像钱勤学和陆杰修,对女子那是从未想过的。他们的脑海里,不是想的文章如何做,就是哪些书籍还未看完。

而这些学子们唯一能够感受这个节日的途径,是来自公厨的庖人们特意给全书院上下做的巧果,人人有份,一人两枚。

用白面、猪油、白糖、芝麻等做出来的巧果,酥脆香甜,吃过的学子和夫子都对其赞不绝口。

秦朝宁他们三人晌午去公厨吃过饭,带着油纸包的巧果就急匆匆赶回去学堂里,打算回去再吃他们的巧果。

院试在即,要看的书,要做的文章实在太多了,时间总有种不够用的感觉。

特别是,自从陆杰修家中给他寄来了一些朝廷的邸报,秦朝宁和钱勤学时常借阅后,肉眼可见就更忙了。

他们三人会针对邸报的内容进行思考,然后互相讨论。这之后,他们还要拿邸报内容做策论文章,再互相点评。

对于他们觉得自己观点不足的地方,倘若心里面没有较清晰的答题思路,又要去找梁夫子或是张山长请教。

这直接导致,张山长和梁夫子还会私下给他们加课!!

秦石归来

临近七月中旬,秦家和钱家在南州城这里的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

祥记的分号在南州城,随着夏季菜式的推出,生意时常爆满,使得上门的食客们都自发催促钱掌柜把隔壁铺子也盘下来,扩张一下拥挤的店面。

他们实在是受够了排队以及拼桌!!不少人由于不想呆在店里吃,还想到带上家里的器皿过来把饭菜装上带走。

钱掌柜每日打烊后,脸上都是堆满了笑。

因为生活忙碌且充实,他的身子已经减去了许多赘肉和臃肿,愈发壮实,看上去精神奕奕的。

而秦晚霞的小摊子,自从摆卖十二生肖的布娃娃,绣有简版十二生肖的钱袋子,书袋……让她从日赚几百文钱到日赚几两银子不等。

这些新鲜的小玩意,哪怕天天摆卖,对于集市里来来往往的客人们还是供不应求。甚至,有行商跑来和她谈,能不能预订一批她摊子上的布制摩睺罗。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