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向南每天去看看二毛,或是画几张衣服的样图,或者看看李母和大伯娘做的衣服。果然如李向南说的,过完年之后假领子一天也就能卖两三件。既然他们的服装厂提上日程了,李向南觉得不应该再给李母他们提供衣服的样图了。但是他们现有的几个样子,卖的也挺好。基本上是做几件卖几件。她们的收益很可观的。一件衣服的利润,就赶上一个学徒工的工资了。整天踩缝纫机做衣服是挺辛苦的,但李母她们辛苦并快乐着。现在暂时这样也挺好的。家里人都没有发现李向南的异常。实际上她一个人的时候就特别盼望能收到周博辰或者是二嫂的信。报纸上登过战争爆发的消息,剩下之后见报的消息不多。她清楚,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邓宏宇不说天天来一次也差不多。他也安慰南姐,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在开学之前,二毛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可以出院了。还有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罗建国亲自来说的。在部队和公安部门联合调查,鲍国强兄弟的情况已经完全调查清楚。抢占鲍家兄弟抚恤金的村长和会计,以及包庇他们主任,还有当地的公安机关一级涉及的基层干部,免职的免职,进监狱的进监狱。县民政局给大毛二毛的生活补助是村长和会计的儿子去冒领的。这钱也是他们两个平分的。他们在监狱里没有个10年8年的是出不来了。至于会计和村长,还有公社主任那肯定是吃花生米了。罗建国将他们侵吞的抚恤金和补助亲手交给了楚红旗,他帮着两个孩子保管。这两个孩子的情况可以找合适的人家收养或者是去孤儿院。楚红旗坚决不同意,这两个孩子也不想离开楚红旗。按说他们应该回到原来的村子。但是楚红旗不愿意回去。村长和会计之所以敢那么霸道,因为这两家是村子里的大姓。这两个人因为他们吃了花生米,他们家的孩子也蹲监狱了。楚红旗怕回去之后被他们的亲戚报复,所以他并不想带着孩子回去。鲍国强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现在住的村子里也没有学校。所以不如让他住到京都比较方便上学。罗建国给楚红旗在他们公安局的食堂里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在公安局食堂转正是很难的,但如果他能认真工作表现良好的话。又因为两个孩子的情况比较特殊,部队里会想办法把两个孩子还有他的户口落在京都,最起码让他们有供应粮吃。一个孩子的生活补助由原来的八元给涨到了十二元,楚红旗有工资。那三人的生活肯定没有问题了。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住宿问题。罗建国准备在他的辖区里尽快给他们找个房子住。双拥办你也会帮着想办法。现在房子不好找,他们就先住在公安分局的宿舍里。找到房子后再搬出去。因为没几天就开学了。大毛可以插班一年级下学期。他要学习成绩可以就正常升级,要不行的话就留一级。大毛二毛的事,家里人都知道。现在他们被抢的钱都要回来了,生活还能有保障了,大家都为他们高兴。尤其是李母听说这孩子这么可怜,心疼的不得了。一听说还没给他们找到房子住,孩子还要住在宿舍里,她就心疼。楚红旗要上食堂工作,大毛要上学。那二毛呢?一个三岁的孩子,没人看着能行吗?再说这个孩子刚做过大手术,还需要精心的养着。要是不行的话,就把二毛送到这里来,她给看几个月。等孩子的身体养好了再说。李向南看看李母,她就是这样心软的人。李向南也就不说什么了。她要是想再养个孩子都不是什么问题,就随她吧!只要她高兴。李向南是不差这点钱的。罗建国是越来越佩服这家人了。没有李向南大毛二毛就完了。现如今这个母亲的又愿意照顾二毛。他们是外地人来京都的,没有户口,也没有供应粮,就是做点小生意,生活又能富裕到哪里去呢?罗建国被感动的够呛,连连称赞这家人。说他们是烈属中的楷模。罗建国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办。他亲手将鲍国强原部队领导写给李向南的信带过来。他们还有一份感谢信,会送给了李向南的学校。李向南听见这话之后,看看罗建国。罗建国点了点头。这是部队给李向南的回报。这样一份公开的感谢信给李向南带来的好处是极大的。不管是评优,评先进,包括毕业分配。李向南都能获得最好的机会。而且他们说,孩子治病的钱不应该由李向南的来承担。他们部队会来人,亲自把这笔医药费还给李向南的。李向南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救孩子的命。其他的都没有想过,更没有想过要回报。罗建国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就告辞了。李向南送他出来。罗建国都已经走出去了,李向南还是忍不住叫着他。罗建国:“还有事吗?”“我想知道医院失踪的那个姑娘找到了吗?还有那个扎蝴蝶的姑娘,找到伤害她的凶手了吗?”李向南尽量不去想这两个受害女子的事,但是她看见罗建国就想问结果。“还没有抓到凶手!”罗建国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相信你们早晚能抓住凶手的!”李向南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就说出这么一句。“是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暂时没有人证,物证不等于永远没有。我肯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的!”罗建国说这件事的时候不自觉的,有一只手就轻握起来了。罗建国的话里包含着别的意思啊。难不成是因为嫌疑人背景深厚,调查受阻吗?李向南以前的时候看新闻也好看小说也好,这种事太常见了。她忍不住疑惑的看着罗建国。罗建国告辞而去了。:()穿书七零:意外之财让我富的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