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5章 真金白银的较量(第4页)

谢稚柳即是小组长,又是著名书画家。

说话气度自然不比寻常,常常都是一言九鼎、不容质疑。

相比其他几位好说话的老专家,徐老的眼里却掺不了一粒沙子。

身处故宫,眼界极宽的他,阅画无数、真假皆有。

历代名人字画的风格特点,一撇一拉、一点一勾早已经输入脑海、随时调阅。

在诸多辩论场上,往往他所提出的一个关键知识点,或载入史册的佐证,都会令谢方猝不及防、无法回驳。

但奈何对方有小组长的一言否决权在手,即便说上天去,也得由天说了算。

身为艺术大家的谢稚柳脾气大、主意更大,稍有不顺就大雷霆。

每当这时,原本还会说两句的杨仁恺、傅熹年便沉默不语了。

不以言辞锋利著称的徐邦达,更是憋着气要打包回府。

也只有启功,才会在这个时候婉言相劝:“老徐啊,何必呢!”

“你听听那都说了些什么,”徐邦达实在是气不过:“我当初在全国巡鉴时,他还不知道在哪呢?”

早在1942年时,我国也组建过一支文物鉴定巡视小组。

其中负责字画鉴定的专家,就是徐邦达。

而那一时期的谢稚柳,正跟着张大千在敦煌拓画呢。

更巧的是,那个时期的浦江博物馆当家人也正是徐邦达。

之后,因为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邀请,徐邦达才加入了故宫研究所。

而从敦煌返回的谢稚柳,也在张伯驹的引荐下,正式踏入了书画贵胄圈。

所以要论书画鉴定,谢是肯定不能与徐……那什么的!

可惜那又如何。

“权威权威”,权字当先、威慑在后。

只要有权威在,其他的一概不好使。

但什么事一旦牵扯进了第三方,就不属于内部矛盾了。

毕竟人家花得可是真金白银。

《仿石溪山水图》的买家,誓死不当这冤大头。

一告便是数年。

直到1998年,一直被真伪所绊的最高院,一怒之下委托国家文物局组织了11位专家在内的鉴定小组。

经过一番慎重专业的评估,专家团给出了最后的鉴定结果:标识为张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图》是幅伪作。

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拍卖公司败诉,裁定赔偿给买家127万元。

直到此时,谢徐之间的这场较量,才得以画上句号。

……

“想什么呢?”

浦江城的慢车道上,江家的俩兄弟并排踩着自行车。

江海见老三都快骑上马路牙子了,便提醒了一嗓子:“是不是在为燕京的那位老专家担心呢?”

之前江海就有一种感觉,虽说徐邦达这篇《徐熙落墨雪竹图》的稿子是自己受人之托。

却没曾想老三比自己还要上心。

“我操那份闲心干嘛。”江山及时调整了行驶路线。

重活一世,他是来过日子的,不是来结梁子的。

再说,这《雪竹图》上的秘密,原本就是人谢稚柳现的。

他不过是将这件事的生时间提前了一年半载,也顺带帮大哥添了一分香火。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