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8章 一个不小心就实现了(第3页)

更可惜的是,这部我国唯一存世的古代漆工专著,却仅在日-本藏有孤本。

朱老几经周折才向日-本寿禄堂的主人借出此书抄录带回。

之后,他便为此书寻找合适的注释人,可惜一直没有如愿。”

江山明白了:“直到他遇见了您?”

“嗯,”王世襄缓缓点了点头:

“自打49年的冬天接下了朱老的托付后,我便为此书拜访了燕京城的所有老漆匠。

什么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就更别提了。

除了燕京城,周围几个省市的庙宇、古屋,我也都通通摸排走访了一遍。”

“别说是古庙了,”朱家晋忆上心头:

“刚拿回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周围这几户人家都快疯了,他天天上家里拉着长辈打听漆器的知识或传说,但凡是家里沾点漆的东西,全给他抱回家研究去了。”

黄永钰:“后来等他研究透了,又天天上各家练手艺,只要见哪里破了点漆皮,他都得给你刷新啰。”

“漆器?”

陈佩丝等几位知识青年,越听越迷糊:“这玩意还用研究?”

见有群众提出疑问,刘小庆也忍不住了:“还用得着写注释?”

听闻此言,几位老知识分子,更加感觉到了表此书的重要性。

“我们说得这个漆,和化工门市部的油漆不是一个玩意,”黄永钰说完,看向了江山:

“小江啊,还记得我之前问过你的一句话吗?”

“记得,”江山知道他想说什么:“代表日-本的英文Japan,其实就是漆器。”

黄永钰点点头:“而这令日-本引以为傲的国民器皿漆器,其实是从我国传过去的。”

这一会,余思归已经知道对方所说的“漆”是什么了:“Japan也源自于中国?”

“那当然,”黄永钰看着大家道:“我国早在7ooo年前,就已经出现漆器了。”

王世襄:“都听说过买椟还珠的故事吧?世人皆笑还珠人傻,却不知此人才是最识货的,按照所处年代的推断,买椟还珠中这个装饰的盒子,应当是一漆盒。”

“百里千刀一斤漆,”这个时候,江山也加入了科普团队:

“他们说得漆,指的是从漆树上采集的全天然大漆。

此漆粘稠如酱,刷于器物之上,灿若星河、千年不落。

根据制作的工艺,和历朝历代的创新,我国的漆器品种绝不是今日的日-本可比。

可惜啊,老祖宗创下的这片辉煌,如今却记在了别人的功勋录上。”

‘谁说不是呢,”王世襄跟着叹了口气,转念一想:“嘿,小江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

“咱们国家近些年现的马王堆墓、曾侯乙墓,”江山腰杆子一挺:

“哪个没刨出几百件漆器?自打报社接到了宣传博物馆的文件后,我们报社好几位同志都能当半个考古人员使了。有一位叫曾亿的记者,前不久刚从江西的南县回来,据说在那里现了一座迄今保存最好的明朝藩王墓。”

“是嘛?”朱家晋惊了:“这报社还真是神了,我们故博都不知道的事,他们倒先知道了。”

对此早有感触的黄永钰,道:“小江能有如此乱七八糟的知识,离不开他们报社的培养和扶持。”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