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永钰:“她是准备把这条路走到底了!”
“照你们看,”
这个时候,黄华看着电视机笑道:“他们两个当中谁能获胜?”
对于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大选跟踪报导,屋里的几位都已经瞧得见怪不怪了。
张路:“卡特。”
王扶林也:“卡特。”
对于当今的人民来说,卡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王世襄:“我也选卡特。”
“说得好像你能去投票一样,”
持不同意见的黄永钰,则认为:“照我看里根的可能性应该大点。”
“为什么?”江山特好奇的转过了头:“为什么他的可能性大?”
“就你刚刚说的那娘们,”黄永钰一针见血道:“一听就是个厉害的,她在下注前能不打听清楚?没有7成的把握,她是绝不会轻易选边的。”
“有道理,”江山点了点头:“我也觉得里根会获胜,不过倒不是因为陈香梅。”
这女人虽然厉害,但现在还没到她彻底开挂的时候。
“那你是因为什么?”
“因为他,”这个时候,余思归将一份报纸拍在了桌上:
“就是因为他,江山才会把自行车的广告选登在《纽约邮报》上。”
“也不光是因为这个原因了,”黄华在一旁笑道:“我和江山倒是想把广告打在《纽约时报》上,但对方的报价实在是太高了。”
“高的都没边了,”江山接着道:“我感觉他们就是在故意刁难。”
“可是和《纽约时报》的行量相比,”
虽然没有参与浦江轻工局的任务,但王扶林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登在《纽约邮报》上的效果,估计要差不少呢。”
黄华:“那也没办法,预算一共就这么多。”
王扶林:“他们为什么要临时涨价?”
黄华看了看江山:“江山设计的这条广告,在排版时的确有点难度。对方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趁机加价的机会。”
张路:“那《纽约邮报》为什么没加价?”
“刚刚黄经理不是说了嘛,”江山瞧了对方一眼:“《纽约邮报》的行量不行。”
“行量不行的报纸,你就不担心它没效果?”
“放心吧,它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
江山指着桌上的一份《纽约邮报》:“就咱们来纽约的十来天,《纽约邮报》的行量已经像坐火箭一样跑上去了。”
面对《纽约时报》的漫天要价,江山转脸就将自行车的广告送去了《纽约邮报》。
在得到可以刊登、但排期困难的回复后。
江山干脆就将广告的表日期,推到了“宣布试射运载火箭”的新闻布后一日。
“这又是为何?”黄永钰就奇了怪了:“这家报纸最近干了什么事,竟能在十多天的功夫就把行量提上去?”
“这报社的老板名叫默多克,”江山点了点《纽约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