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袁果然很快,第二天就拿出了个简单计划,象什么办公费、差旅费等日常必要的开销费用就忽略了,司机班的小车费用也没怎么涉及,重点就是接待应酬费的管理,提出了定点用餐、定费用餐、用餐申报几个制度,说直白点就是来客就餐需事前申报,得到许可后在规定的饭店规定的费用范围内就餐,少不退超自理。结帐则由财务上按月统一结算,不搞什么这个人拿张发票来签字报销那个人捏张票据来签字报销。
杨陆顺粗一看觉得蛮理想,仔细想想就提出了疑问:“袁科,要是就餐人员与饭店老板勾结一起,并不吃饭而是利用关系只开发票,岂不也存在漏洞?你要晓得编个什么理由说要招待下面的乡镇同志是很容易的哟。”
老袁嘿嘿一笑说:“这容易,我们要是与那饭店老板关系更好,时刻严加监督,我想没什么大问题,要让我们发觉你说的问题,就换个饭店,我想任他哪个老板也不会因小失大的。只要是吃进肚子里了杜绝肥了私人腰包,我看就成,什么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吧。我初步预想就定在王胖子的西桂饭店,一来王胖子跟你关系好,你这么照顾他的生意,他不会恩将仇报,二来西桂饭店条件不错,不算非常高档也不寒酸,而且离县委大院近,放眼大院周围,还只西桂饭店合适呢。”
第二部县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杨陆顺下班前接了叶祝同一个电话,说是请他吃饭,笑着问:“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叶祝同说:“哪里有什么喜事哟,在你老弟面前我也不藏着掖着,是想请你帮点小忙。先声明,绝对是小事,而且不违反原则不违反任何纪律。”杨陆顺现在听了帮忙两个字头就大,可有啥办法,叶祝同不是别人,叫了多年的大哥呀,只得答应一起吃饭,心里嘀咕真要是小事还好说,万一又是他那电游生意出了问题要我解决,就麻烦了。
到了约定的饭店,除了叶祝同还有个书生味挺浓的小伙子,看年龄应该是不到三十岁,坐下略一寒暄,知道那小伙子是县文化馆的干部。做了几年生意的叶祝同经常要打点各路人等,说起话来多少带了些许江湖味,穿着打扮自然高档了,西装革履的颇有点老板风度,让杨陆顺觉得虚伪了很多,不过喝酒吃菜都是聊的一些趣事,似乎忘记了请客吃饭的初衷。
几杯啤酒下肚,叶祝同略微圆胖的脸上泛出了油腻腻的红光,笑着问:“杨主任,你以前有收集花瓶瓷器的爱好,淘到些什么古董文物没?”杨陆顺楞了塄,说:“叶大哥,你问得蹊跷了,我那时在新平附庸风雅地收集花瓶瓷器,也只是三分钟热度,以后你也知道,哪里还有什么心情搞那虚玩意儿,我那点破东西你不也见过的么,估计没什么有价值的。怎么,你也想搞收藏呀,我那点东西你要看得上,拿去就是。”
叶祝同呵呵笑道:“我也没什么兴趣搞收藏,只是现在文化局要在烈士公园里建个南平文物展览馆,我跟小张在具体负责筹备工作。”
杨陆顺哦了声说:“我听嫂子说你回文化馆上班了,感情是真的呀,你那游戏室不是挺赚钱的么,真就放弃了?”
叶祝同晃了晃头说:“是真没搞了,我也四十多的人,你嫂子心痛我辛苦身体吃不消,还是回单位吃口安乐饭算了,这不就转给了别人,回了文化馆上班。”其实还有些话不好说,关键是小标出逃没了保护,他那场子不是小标手下的人看着的么,老大跑了其他也跟着做了鸟散,街上的小痞子就借机敲诈勒索,尽找麻烦,而且公安也禁止扑克机,虽然侯勇多少也打了招呼,可毕竟侯勇不是公安局的领导,真真是万不得已才忍痛收手的,原本想再做点其他生意,可周可始终认为上班才是正途,这才又回了文化馆。
杨陆顺笑道:“叶大哥,就凭你的实力水平不在文化战线上工作,确实是我们南平的损失呢。你们李局长夏馆长怕是高兴得很啊。”
叶祝同说:“杨主任你就别打官腔了,这地球离了谁不照样转啊,我那几下土把势早落伍了,要不是你帮忙,我还混得什么高级职称到哟。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大学生的时代,你看小张,三十岁不到就是中级职称。”
小张话不多,一直都是含笑在听,猛地扯到他身上,赶紧谦恭地说:“叶哥莫取笑我了,在杨主任面前,哪里有我露脸的份?我三十不到是个中级职称,可杨主任才到而立之年已经是正科级领导了,我这算什么,怕是一辈子也难望其背项了。”
不等杨陆顺谦逊,叶祝同瞪眼佯怒道:“那我更算不得什么了,你们这么吹来捧去的,诚心给我这老家伙难堪啊。”
杨陆顺呵呵笑着,伸手拍了叶祝同胳膊一下说:“叶大哥,你是生不逢时,赶上了十年浩劫,啥也不说了,喝酒喝酒!”
叶祝同却借机发挥,干了杯啤酒很气愤地说:“说我生不逢时我认了,那会阶级斗争为纲,谁叫我家不是三代贫农呢?说我没文凭,不也搞了个函授大专呀,说起就怄气,我和小张两个为了筹备展览馆,没天黑夜的忙活了快两个月,现在倒好,卸磨杀驴,就有人专门等着来摘桃子,说良心话,我叶祝同不是官迷,一个展览馆的馆长还真没怎么放在眼里,不就一副科级单位么,可我就是怄不过!”
小张帮腔道:“杨主任,叶哥不是在发牢骚,事实确实如此,本来文化局在挑选筹办小组时就明确了展览馆落成后就由叶哥任馆长,说条件,那展览馆原本是县武装部在公园里的一个旧仓库,文革期间的老木楼,局里经费紧张,叶哥主动把自己的积蓄拿出五万块来搞维修改建,连个个月来天天跑村跑户的收集有价值的文物,为了一两百的收货款嘴巴都磨出了泡,大六月天气温三十六七度,连个西瓜都舍不得买了吃,带了个水壶到农民家去讨水喝,杨主任,你说说看,这样的老同志,兢兢业业,吃苦在前,不计较个人得失,局里的领导就怎么看不到呢?眼见着展览馆就要对外开放了,这会就有人说叶哥这问题那问题的,什么专业水平欠缺、又停薪留职过咯,摆明了是想赖帐嘛。”#p#分页标题#e#
杨陆顺是知道这文物展览馆的事,前不久县一中得到台胞的捐助要建图书馆,在施工期间挖出了个清代古墓,墓葬不大文物也不珍贵却很有纪念意义,居然是南平建县的头一位县令的坟墓,这也和南平县史非常吻合,南平在清光绪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94年才设县制,县名沿用至今。周姓县令原籍河南,上任不到五年便死于任上,年仅三十七岁,大概因为是个清廉的好官,南平百姓留灵柩不走而葬于县内。古墓保存尚为完整,出土了百十件钱币瓷器日用器皿等物,省文物局也派了考古组前来协助,但因没国家级文物,所以全部留在了南平,县文化局便提出搞个文物展览馆,县里主要工作在迎亚运,根本没怎么重视,所以杨陆顺也只是前段时间去古墓看了看热闹,当然也只知道县文化局有这么个提议,具体实施情况就一无所知了。听他们这么一说,原来是叶大哥具体在筹办这展览馆,而且还白忙活了,许诺的副科级馆长怕是要泡汤,难怪气愤如斯。想想也确实气愤,就是有那么些人实事不做,专门迎上欺下占便宜捞实惠,叶大哥出钱出力到头来啥也没有,不生气才怪呢!便说:“叶大哥,那你想怎么办?”
叶祝同唉了声说:“六子老弟,当初文化局开会时是有会议记录的,我也亲自看了,确实是有记录,李局长等四个正副局长在会上都点了头的,要不我也不会傻到这份上是不,出钱出力总也图点什么。出来摘桃子的是文化馆摄影干事江涛,三十四五岁,我私下访了访,那家伙也没什么背景,只是跟文化局分管业务的孙副局长关系非常好,也是孙副局长竭力推他出来的。既然是他们违反原则在先,那我请你出面帮忙,就算不上违反原则了。你好歹是县委的领导,跟政府县委两边的头头们都熟,我当不上馆长没关系,只要让江淘摘不成桃子就行,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
杨陆顺心想这叶大哥还真会给我找个不违反原则不违反纪律的活干,不过还是蛮同情叶大哥的遭遇,换了谁也不会不生气,但也没什么把握就一定能帮得上,想想政府那边分管文教的女副县长李美兰还算个作风泼辣的事业型女性,只要叶大哥说的属实,应该会主持正义,至于宣传部黄部长,那就更好打商量了,黄部长失宠于顾书记后,倒是对阚书记提拨的人都热乎起来,想来让黄部长去干预干预也不难。眼下最关键是坐实叶大哥的说词,就略带严肃的口吻说:“叶大哥,你不要太沮丧,不管什么情况,你还得把手里的工作做好,我会把你的反映跟有关领导汇报的,我想组织上是不会让有功之人受委屈的。”
接下这挡子事,杨陆顺就嘱咐小秦去行局收集综合情况时侧面了解下叶祝同所说的情况,又想到以前汪建设带来的那个业余文学创作爱好者小张,小张目前在文化馆上班,应该对叶大哥的事情有所了解,专程抽空找小张询问了下情况,加上小秦打听来的消息,跟叶大哥说的没什么实质性差别,既然情况属实,杨陆顺就把情况跟李副县长做了汇报,果然李副县长不不满意文化局的搞法,当即打电话给文化局的李局长,黄部长虽不能直接下指示,但作为县委常委问及到叶祝同的事,文化局的头头们不能不慎重对待,最后叶祝同如愿以尝地当上了文化局下属单位县文物馆的馆长,至于是不是落实了副科级待遇,就不是杨陆顺能管得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