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2章(第2页)

杨陆顺起身说:“我去说我去说,不难为你,我先走了,你那十几万得准备好啊。”

到了县政府办公楼,得知朱县长没出去,就打了个电话:“朱县长,我是杨陆顺,有点事得急着向你汇报,不知有时间没有?”

朱凡祖听了杨陆顺那假装谦虚的声音就冒火,有心拖他一拖:“杨县长啊,我现在没空,在等市里的电话,要不下午或者什么时候,我们再谈?”

杨陆顺说:“就几句话,我听财政局老袁说你还有三十几万县长基金,正好财政急需笔钱救急,那我就电话里跟你说了,先拿着用,等财政有钱了,就把基金补齐。”

朱凡祖气得七窍生烟,把袁华贵八辈子祖宗都骂到了,可就是不敢说不让,还强笑道:“哦,老袁也有没钱周转啊,行,他要用就用,反正都是他在管着。就不多说了,我等电话。”啪地挂了机,只觉得脑门子上的筋在突突跳。如果说杨陆顺是老顾的新贵,那老袁就是老顾的铁哥们了,要不在查小金柜时能安然无恙地脱身,不到两年就升了局长呢?左思右想也没个好对策,不管怎么折腾,没老顾点头也是白搭。

钱到位就好办事,杨陆顺乘着双抢来临之前,突击看了几个乡镇基础设施相当落后的村小。转到下鹿口乡联民村,杨陆顺由乡长等乡干部陪着先去村委会,先听听商品粮基地的情况,然后再去看村小情况。

远远看见一排粉饰得雪白的平房,房前旗杆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这在村级委员会办公所还是很少见的,杨陆顺呵呵笑道:“这个基层支部不错,能在村委会驻地升国旗,很了不起的进步啊,支书和村主任是不是年轻人啊?”

那乡长说:“支书村主任都是老同志了,总的说联民村的各项工作都处在全乡前茅,与村委会一班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杨陆顺下车,见为首的两人年纪都在四十开外,不过穿着上太整齐,衬衣白得有点刺眼,杨陆顺暗笑自己眼光老土,看惯了农民穿得朴素,不过真要是下地的农民,断断是不会穿这么整洁的,一天下来那汗渍泥污如何清洗得了哟,边握手边开玩笑道:“李支书,你好你好,看来你今天是不去下地了,不然老嫂子怕没心情替你洗衣裳。”那李支书说:“不去地里了,专程换洗干净了等杨县长来视察的,浑身脏乎乎的,那是对领导的不尊敬。请里面喝茶歇气,快七月天就热了。”

进得屋里,因为人多就去了会议室,里面长条桌周围摆着藤椅,桌上摆放着时鲜水果、精品玉沙烟。杨陆顺虽觉得太隆重了点,可也学会了体谅下面同志的一片诚心,难得村里来这么多领导,自然要招待得客气。

坐下后,杨陆顺喝了口茶,觉得颊齿透香,不由赞道:“这茶叶不错,新茶吧。”李支书说:“这是村上李四满的小妹子从君山带回的毛尖,我也不懂,只晓得是城里招待贵客的,就临时去抓了几把,那妹子要我十块钱茶叶钱,我顺手给了她一巴掌,几片茶叶要得这么贵,哄我这乡里人吧?幸亏杨县长喝着香,看来那妹子没瞎白唬!”这爽朗的话又逗得大家好一阵笑。

杨陆顺看到整洁的会议室,还有台二十一寸彩电,笑着问:“李支书,我见到外面升了国旗,是不是从电视里学的呀?”

李支书说:“是的是的,我村里有个娃子在河北当了三年兵,到北京看到过升旗,早几天回家探亲给我说了说,我觉得也应该升旗,学校的学生娃娃都有升旗仪式,我决定以后也集合全村人、至少村里的党员团员都要来参加升旗。爱国的表现嘛。为了迎接党的生日,我们专门把村委会粉刷一新,把会议室的老旧桌椅全换掉,准备召开个党员大会,庆祝党的生日。”

杨陆顺当即就给予表扬:“李支书搞得好,党员的组织生活非常重要,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关键还在党支部。只要我们党支部真正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从本村实际出发,紧跟市场经济形势,就一定能够把村里的事情办得更好。”

李支书说:“农村的改革开放,首先要朝着每天洗澡、每天换衣服、每天健身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要求村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莫穿得邋遢死里的,下地回家就要洗澡,换干净衣裳,农闲也不能猫在家里打牌混时间,得搞点体育锻炼,全民健身,我们也是全民中的农民,我说得是不是,杨县长!”

杨陆顺大奇,心说这李支书水平真高啊,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农村真是藏龙卧虎呢,高兴之下不禁来了话头,针对商品粮基地说:“李支书,你见闻博广啊,特别是对农村改革的新诠释,我自问都还没达到你的境界,不过我认为你的设想过于超前了,要是连贫困问题都没法解决,其他都是空谈,今年县里申请到商品粮基地,通过早稻种植情况,你认为对村里农民来说,前景究竟如何呢?”

李支书就有点发愣,见众人目光灼灼地看住他,没了开始的从容,犹豫了会才说:“这个嘛,我觉得县里领导费了大气力争取来的,肯定是利于我们农民的,不然搞来何用呢。我在工作上是完全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认真遵照乡里领导指定的任务,严格督促村民们完成。呵呵,我是老党员了,相信党和组织。”

杨陆顺听了就颇为失望,这话全是套话,当几年支书都会说,估计时常开会的村民小组长们都是一溜熟,或许李支书是听了那当兵娃的话,照本宣科而已,再问:“李支书,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员和省里的农业专家应该到村里实地指导农民怎么优育优种了的,对生产有什么促进?在实践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吗?你说说你的看法。”

李支书救助似地看了看村主任,那村主任也没什么反映,只得说:“啊,技术员们都很好,态度好,说话和气,也没看不起我们农民,我们种田的都是老把势,自家的事都搞得好,施肥杀虫就按照规定的剂量来搞,不会有啥问题的,都没啥问题,种田嘛,农民都会。”

杨陆顺就没了再谈的心情,这李支书正合了有句农村的老话:三百斤的野猪------一张寡嘴!再看他那白得刺眼的衬衣,格外厌恶,一个村支书最起码的本分是个农民,他倒好,把本分丢了,莫非村支书还是脱产干部不成?!莫非农民看着这样的村干部还会服气?农民不象农民、干部不是干部,十足的二竿子!杨陆顺转脸对下鹿口的乡长说:“我们去村小看看,村委会搞得这么漂亮,村小应该也差不远,不至于是乡里条件最差的吧?”

那乡长支吾着说:“杨县长,我们还是去实地看看,联民村一直是全乡比较贫穷的村,所以村小也就没什么能力翻修了。”

杨陆顺就不再言语,跟随着村干部向村小走去,老远听到孩子们欢娱地耍闹声,那李支书忽然紧走在前,临近校门就开始小跑,杨陆顺看得很奇怪,也没询问,等他走到学校破烂的铁门前,就听到“铛铛”地上课钟声,喧闹的声音很快就没了,杨陆顺心说李支书要是个饭店宾馆的服务员,肯定是服务态度最好的了,可惜是个不怎么合格的村支书。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