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3章(第2页)

曲常林哈哈一笑说:“劲松部长,你看杨县长多关照你,就按杨县长说的办吧。”这句关照一语双关,武劲松心领神会地把材料呈给曲胡二人,对杨陆顺感激地说:“谢谢杨县长替我美言啊。”

杨陆顺觉得武劲松有点隆重,瞥见曲常林微微点头,顿时豁然,感情心言不提到开县,他武劲松没了威胁,借机感谢我呢,也就笑了笑,与胡志清一起看人事材料。一看不要紧,要轮岗的全是有印象的名字,都是尤奋斗几次提及过请他关照的,看来这次小范围的人事变动,是逐步清除尤奋斗的残余势力呢。再仔细看,那三个轮岗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还都是开县的大乡镇,比如万家嘴镇的镇长、于喜镇狼沟子乡的党委书记,万家嘴有造纸厂、于喜镇有煤窑、狼沟子有林业,算是开县财贸收入最好,这手下得狠。

杨陆顺边琢磨边听曲常林发言:“万家嘴的马宏军,都四十八岁了啊,以前不是治理血吸虫病受过市里表彰的吗?我看去县血防办合适,搞经济他不里手,造纸厂年年完不成国税任务,他责任不小......狼沟子的徐大陵,四十岁,林业工程师?”胡志清说:“徐大陵就是林业局副局长下去的。”曲常林说:“搞专业的怎么能搞得好乡镇工作?我看还是回林业局算了,要是不好安排,县绿化指挥办去......”

杨陆顺听曲常林轻描淡写地就把下面的书记乡长给发落了,而且道理还很充沛,不过他还是晓得,马书记徐乡长是比较称职的,万家嘴为了给造纸厂提供便利,硬是组织群众开了条八公里的人工河,一下就节省造纸厂的不少的短途运输费,这样费神出力为企业着想的干部,仅仅是因为尤奋斗的人就被发配去了血防办养老,还有徐大陵,到狼沟子就因地制宜地在丘陵坡地开荒植树,短短几年就满山满坡绿色,还过得三五年就将给农民、政府带来丰厚的回报,这是对同志的不负责甚至是打击迫害!可恶的是理由很冠冕堂皇。

胡志清附和道:“那就这么办吧,劲松,候选人情况说说。”

武劲松说:“候选人情况在第三页,这次组织部组织了十一个同志的基本考核,其中......”

曲常林抬头打断武劲松的话,径直含笑对杨陆顺说:“陆顺,你仔细看看候选人情况,你认为合适,就上吧,毕竟政府工作需要下面的人来落实。我也不怕把实情告诉你,尤奋斗在开县四年,就有三年时间处心积虑地营建他的个人势力,现在乡镇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尤奋斗直接间接提上来的,所以尤奋斗在开县政令一致,我也不能说尤县长不应该,事实就这样,是你的人就听你的,不然,光是对付这些阳奉阴违的人,就要牵扯你太多精力。市委王书记对开县对你期望很高,我也想体体面面地离开开县,老胡是个大事讲原则小事将团结的好搭档,劲松同志也能紧紧团结在县委周围,做好干部选培工作。我们县委团结一心,我想没有搞不好的工作。”

胡志清也表态道:“杨县长,曲书记的话真是语重心长啊,开县搞成这局面,我们都很痛心,以前尤奋斗仗着后台硬,提拨干部不讲原则、不遵循组织程序,我们不能再这样容忍需按去了。曲书记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为了我们开县!”#p#分页标题#e#

武劲松也说:“杨县长,马上就要开人大会了,得加紧时间定夺,不然.....”

杨陆顺第一次参加人事工作会议就成了决策人,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他猛然有种被戏弄的感觉,但事实是,他确实被戏弄了,曲常林胡志清的兄弟加同志的友情只是要取悦市委王书记,而不是口口声声为开县着想、为开县人民着想。他非常清楚,市委王书记要的不是他杨陆顺在开县成为太上皇,是成为造福开县人民群众的人民政府县长。

念及于此,杨陆顺微笑起来,说:“曲书记胡书记武部长,我先感谢各位对我的抬举信任,我们常说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叫我在不了解下面同志的情况下随意勾画,那才是辜负了市委王书记的期望、辜负你们对我的信任了。如果真要我来决定,我想请曲书记胡书记给我两天时间去了解下情况,当然保密纪律我还是会严格遵守的。”

曲常林与胡志清对视一眼,感觉杨陆顺的话还算诚恳,曲常林道:“陆顺,也行,候选人资料你拿份去研究研究,随时与劲松一起商量,一星期后就要开人大会,你也得动起来了,这几天除了研究人事,哪都不要去,我们得见见代表们,确保万无一失。”

杨陆顺在开县畏手畏脚隐忍许久,就是等的这一天,自然点头应允,而且他还有笔钱也得曲常林点头才好用做人大会议的用度。武劲松见没他啥事就起身告辞,胡志清还有事与武劲松商议,结伴走了。

杨陆顺见曲常林心情不错,想起马上要整顿煤窑卖掉造纸厂,聊天一样地说:“曲书记,我们县的煤窑造纸厂都不出效益,是不是搞搞改革,争取也能成为县里的经济支柱啊。”

曲常林脸上没了笑容,说:“是啊,煤窑的煤品质不好、运输不便,如今煤价低迷,附近周边用煤量少,成了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造纸厂设备落后、产品没竞争力,厂里人浮于事,勉强维持着能给干群退休职工发工资,就阿弥陀佛喽。尤奋斗在煤窑上费力没讨好,造纸厂更是.....唉,陆顺,你的想法很好,还得量力而为啊。”

杨陆顺说:“曲书记,我想了很久,得想法让工矿企业活起来,我们开县才有希望,煤窑姑且不说,造纸厂我觉得应该承包或者允许私人买下经营,县里再想办法给造纸厂跑来业务,既解决了厂里职工生活困难,也能增加县里收入。”

曲常林摇摇头说:“陆顺,造纸厂是集体性质的企业,还是七十年代建起来的厂子,设备陈旧落后,就是在职的和退休人员,都是个无底洞,谁有胆子承包?谁有胆子敢买?以前尤奋斗也是联系私人来承包,可承包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负担造纸厂的包袱,五百多退休职工县委政府如何安置?!”

杨陆顺问:“那要有人买呢?”

曲常林说:“我还是那句老话,企业包袱不能丢,企业职工不能甩,不然那些造纸厂的工人会让我们县委政府鸡犬不宁的。”

杨陆顺心里有底了,说:“曲书记,人大会闭幕,我得为煤窑造纸厂想想出路,到时候还请曲书记县委大力支持呀。”

曲常林无言半晌,才说:“陆顺,造纸厂或许还有招,煤窑我劝你近期莫去动,沾上了就麻烦,等你完全熟悉后,慢慢治理不迟......”

第二零三章(中)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