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一百多号男人坚守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外面则是村里的老人小孩,差不多在家的几百人把个不大的村委会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党委书记与乡长在外面扯起喉咙劝说,夏小明只说要兑现白条,不然坚决不放人,党委书记晓得他原来的乡也存在粮食差价款的白条,却没想到下林道乡拖欠了两年还没兑现,暗怪朱郁葱活该撤职,多少也得替农民解决点嘛,找来乡粮站站长询问,确实是县粮食局没往下拨造成的。就问鱼尾村究竟欠多少?粮站站长说应该不少,九四年每担差价为九元三毛三分,九三年的是每担十元零五分,全村少说也有好几万吧?党委书记骂道你狗日的赶紧给钱啊。粮站站长哭丧着脸只喊没钱,而且全乡十几个村都没支付,不能开这个口子。乡里也不愿意垫付,而且还暗暗对粮食局不满。
夏小明在在里面见书记乡长等领导在外面交头接耳半晌也没商量出个结果,就大声喊:“你们解决不了问题,让县上杨县长来解决!”村民们也学着纷纷嚷着要县上杨县长解决!
党委书记毕竟初到,不想担责任,闹成这样没钱肯定难以收场,何况乡里即便拿钱垫付平息鱼尾村,难保其他村不照样学样,犯不着替县粮食局擦屁股,党委书记一咬牙一跺脚,也不跟乡长商量,就喊:“乡亲们,你们听我说,让我进去给县上杨县长去电话,千万别激动,千万别闹出流血事件!”
既然党委书记要给县里去电话,村民就让出道来,党委书记也不管其他,直接就给杨县长去电话说明了情况,夏小明也借着电话反映了些问题。
杨陆顺听完,脸色就难看极了,也为自己的失职而沉重,到底是与农民群众接触得少,连县粮食局打了两年的白条都没察觉,同时也觉得下林道乡突如其来的农民闹事有蹊跷,两年都忍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爆发?放下电话,杨陆顺没给粮食局去电话责问,而是给曲常林去了电话:“曲书记,我是杨陆顺。刚才下林道乡党委书记周波给我来电话反映情况,鱼尾村农民不满粮站拖欠粮食差价款,扣押了乡政府干部,说不给钱就不放人......”
杨陆顺话还没完就听到话筒里曲常林气恼地声音:“下林道又出事了?怎么搞的,杨县长,下林道怎么又出事了呢!”
杨陆顺说:“据下林道乡党委书记周波汇报,出事的鱼尾村九三九四两年的粮食差价款都是白条,而且全乡十三个村都如此。我看不应该是下林道乡粮站的问题,而是县粮食局的问题了。下林道乡拖欠了两年,是不是其他乡镇也存在白条呢?究竟粮食局卡了多少粮食差价款,截留的钱又做了什么?都是很严重的问题。”#p#分页标题#e#
“还用说,肯定是尤奋斗留下的尾巴,肯定是。杨县长,我不管那些,你政府的事你去处理,我、我不想下林道再出什么惊动全县的事件!”
杨陆顺听得出曲常林的怨气,可也容不得他多想,当即让吴华给县粮食局去电话,让粮食局的局长副局长马上到县长办公室,又让蔡伏生联系农业副县长谭朝阳赶紧从乡里赶回来,吴思凯在办公室没外出,也一并通知到办公室来。
很快粮食局的夏局长雷副局长就气喘吁吁地进了办公室,看见县长常务副县长严阵以待,神色就很慌张。
杨陆顺指了指他办公桌对面的沙发说:“夏局长雷局长,你们先坐,想想究竟什么事劳驾两位局长来。”说完就低头看手了的材料,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吴思凯也只是礼节性地冲他们点点头,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办公室里气氛很凝重,夏雷二位局长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惊慌和焦灼。
直到谭朝阳推门进来,杨陆顺才再次抬头,谭朝阳接到蔡伏生电话就问了情况,见夏雷二人神色紧张地并肩如同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坐着不敢乱动,是又气又好笑。
杨陆顺说:“老谭,没想到粮食局居然拖欠农民两年的粮食差价款,我来了也半年多了,要不是下林道鱼尾村农民闹事,我也一点不知道情况,搞得很被动啊。”
谭朝阳说:“杨县长,九三年的粮食差价款打白条,我知道,吴常务也知道,是尤奋斗尤县长同意了的,当时粮食局的新办公楼基建款不到位,临时截留粮食差价款应急,不过当初定的是,九四年一定要全部发放下去,粮食局的夏局长当时在会上拍了胸脯的,怎么九三年的没发放,连九四年也打白条呢!”最后两句是责问夏局长,语气也难听起来。
夏局长紧张得直冒汗,结结巴巴地说:“杨县长,是、情况是、是这样的,九三年按、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规、规划修建新办公楼,因、因为工程预算有点超标,所、所以就.....”就了半天也没就下去。
杨陆顺说:“雷副局长,夏局长说不清楚,你来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雷副局长也紧张,只是事不关己,虽说是局党组会上研究的,其实还是局长说了算,而且他这个副局长不管财务业务,回答起来就从容得多:“杨县长,我和夏局接到您秘书的电话,知道下林道鱼尾村农民因为粮食差价款没到手,在闹事,就立即让财务上提了现金赶去下林道乡粮站,尽快地将拖欠的粮食差价款发放下去,平息事端。”
他不这么说还好,连吴思凯也听得冒火,哼了声说:“现在就知道发钱了,早干什么去了,啊!”
夏局长哭丧着脸连连检讨:“杨县长吴县长,是我这个局长失职,是我不关心农民,我尽量弥补过失,我马上想办法筹款,把白条全部兑现!请领导看我的表现!”
杨陆顺却话语柔和起来:“老雷,你继续说,为什么九四年还要打白条?”
雷副局长看一眼老夏,见老夏则可怜巴巴地看着杨县长,心里暗暗好笑,说:“本来九三年规划新办公楼就超过了预算,夏局长考虑到粮食局局机关家属楼年久失修,很破旧了,也是出于为机关干部职工谋福利,就临时决定修了三栋家属楼......”
杨陆顺问:“老雷,粮食局局机关才多少人,用得着三栋家属楼?”
雷副局长说:“杨县长,局机关是不需要,夏局长的意思是,下面粮站的主任们在基层条件艰苦,许多主任的家在县城,也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了,就把财政拨去的差价款修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