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夫人是最早来的,也是她见雪越来越大了,这才想着要施粥的,兰州冬日长,下雪天也多,每年都要死不少呢,她每年都要举办好几次。”道长敬佩说道,“真是仁心仁义。”
“这是今年第几次?”
“第三了,第一次就是大人刚来那几日,第二次是入十月,下了第一场大雪。”道长记性很不错,信手捏来。
“都是突发奇想的?”
道长摇头:“就这一次是。”
“那瞧着来道观的次数不少,可是有什么难以排解的心事?”江芸芸盯着道长的眼睛看。
道长摇了摇头:“这不清楚,但她在三清殿供奉了八十一盏油灯,长年不灭,说是要供给这些年阵亡的士兵们。”
这是一个非常仁义大气的举动,花费之多不说,只要讲的是一个对世人的抚慰。
八十一盏油灯,总有一盏能照亮阵亡士兵回家的路。
“第二个是谁?”
道长悄悄看了她一眼,小声说道:“衙门里郑推官家的夫人,是兰州本地乡绅叶家二房的长女。”
“就那个穿深绿色衣服的那位。”
原算是同僚内眷,怪不得刚开始看了他好几眼。
“她也是你们观中的常客?”江芸芸问。
“那倒不是,她那里都爱去,不过是对周夫人最殷勤而已。”道长讪笑着。
“两人差多久时间来的?”江芸芸掏出一开始周家嬷嬷递来的单子,一眼就看到这位叶夫人送的斤数。
二石半。
不算少,但又比东道主矮一头,做的漂亮体面。
“一炷香吧。”道长想了想说道。
“那好快的动作。”江芸芸低声说道。
“可不是,她这一日日的就做这些事情呢。”道长咧嘴一笑。
“第三人是谁?”
“粉色衣服上绣着浅灰色仙鹤花纹的那位夫人,左军都督府,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设的兰州卫左卫章千户的夫人,姓黄。”
道长也是识趣的,主动说道:“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才送来的,也送了二石半,她也不是常客,但听说和周夫人是手帕交。”
江芸芸想了想刚才所见的人群中,确实有一人一直没有说话,但是和周夫人又一直站在一起,瞧着面容很是软和。
第四是王府典簿家的夫人,李夫人,她一向急公好义,和这里的人关系都一般,许是听说道观有人做善事,这才来的,距离近,走的也快,两石的粮食,不多不少。
第五位和第六位是一起来的,一位是木材商户的骆夫人,一位是布料伤人的陈夫人,两人都和周夫人关系不错,都送了两石半的粮食,木材也是她们两人送来的,还格外捐了五十两香油钱。
“三位姑娘也是一起来的。”道士说,“前后脚的功夫,寇三姑娘来的最早,段大姑娘第二,杨小姑娘来得迟,她们是在门口等着的,一起进道观的。”
“她们是小姑娘一起出来玩的,不是受邀来的,是来这里之后听说这里今日办好事,这才临时让仆人去买的,段大姑娘和杨小姑娘两石半,三姑娘一人两石。”
江芸芸点头,也算了解清楚大概的内容。
“先把三位小娘子一起请过来吧。”江芸芸说道。
道长哎了一声,转身才发现后背莫名出了一身冷汗,同手同脚走了出去。
没多久,三位小娘子就携手走了过来。
“哎,不分开说嘛。”寇三姑娘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