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厚照最爱听故事,果然来了兴趣,兴致勃勃说道:“你要给我讲故事,那你讲吧,我听听。”
江芸芸笑说着:“说的是唐朝宰相张说的故事呢。”
“好耳熟的名字。”朱厚照对四书五经一向是看个眼熟的,故而摸了摸下巴,“他干了什么事情吗?”
“岳父泰山的故事。”江芸芸简简单单把这个故事说了一句。
说的是唐玄宗封禅泰山回来时,张说作为当时的封禅使,按照惯例,封禅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这事情就是要他主持的。
又说这个张说有一女嫁给一个九品小官的郑镒,他利用这个特殊事情,竟直接把这位女婿升至五品,并赐绯色朝服。此事很快就被人发现,玄宗觉得非常奇怪直接问道,郑镒无言以对,当日随侍左右的戏子黄幡绰则阴阳怪气说道:“这都是泰山的功劳啊!”
“听上去不像个好人。”朱厚照嘟囔着,“唐玄宗不是很厉害吗?怎么还选了这样的人做宰相啊。”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玄宗多情,此人死后,谥号还是文贞呢。”
文正就是文贞避讳后的说辞。
朱厚照原本还满肚子的心思,立马被触发关键词,耳朵都警觉起来了,嘴巴紧闭。
江芸芸笑说着:“功过是非,后人说之,但欧阳永叔说过,此人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又是不容磨灭的。”
朱厚照眼波一闪一闪的。
“张燕公于玄宗,最为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所与秘谋密计甚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善用人之长,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江芸芸叹气,话锋一转。
“据传当日谥号被定为文贞后,左司郎中杨伯诚等人和工部侍郎张九龄吵得不可开交,到最后还是唐玄宗亲自动手给张说写神道碑,确定了文贞之名。”
朱厚照一听这话,字字说前朝,句句点今朝呢,心里有些犹豫,又有些不高兴。
——他就是不高兴有人在他和江芸中间搅弄是非。
“陛下,李首辅对您之情拳拳,对国事之心勤勤,历经三朝,为国为民,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不曾有过一丝懈怠,功业施于天下而人不知,风节表于一世而士咸服,还请陛下三思。”江芸芸目光诚恳地看向朱厚照,认真说道。
“他也曾教过您,您忘记了吗?”最后,江芸芸抛出杀手锏。
朱厚照果不其然,抿了抿唇。
李东阳确实是脾气极好的人,当年只有他愿意好声好气和他说话,也是他愿意让江芸回京,其实他对李东阳真的还是挺喜欢的,他是个面面俱到,圆滑也善良的人。
“算起来,这也是爹留给我的顾命大臣,是我考虑不周,传旨,改谥号为文正,朕亲自撰写碑文。”许久之后,朱厚照低声说道。
江芸芸神色却又没有很惊喜的样子。
朱厚照大眼睛一闪一闪的,不解:“你不高兴?”
江芸芸笑说着:“说公事呢,这不是还没说完吗,才说了一件呢。”
“真有工作啊!”朱厚照震惊。
“当然。”江芸芸笑说着,从袖子里慢条斯理掏出一本折子,“河南巡抚李充嗣弹劾各地镇守太监进贡之事。”
一直沉稳不动,站在阴影处的谷大用后背一紧。
——就说这些不长眼的人,不要胡乱开口,企图挑拨离间,真撞到这位祖宗手中,整治几个太监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
李东阳在历史上确实因为很喜欢诗文,也喜欢推荐那些文人做官,被人诟病有结党之嫌,但政治人物是非功过,不能单单以好坏两面评价,芸芸为他争取文正,是因为他确实在当时皇帝交替,刘瑾当道的时候,救了很多人,内阁两位阁老请辞后也没有跟着激流勇进,反而稳定了朝局,因为这本书的笔锋跟着江芸走,江芸当时人在扬州,大家可能没发现当时京城的紧张气氛,但当时扬州的气氛也是能察觉出一二京城的恐怖氛围,比如我们的墙头草陈禾颖他爹的态度
历史上是七月走的,但这次因为他为了江芸芸之前火灾的时候奔走了,彻底把身体拖垮了,所以时间线就往前走了。
山西地瘠民贫,用繁赋重,禄米、俸粮供应不敷,皆赖盐利补助,不能利归私人——户部当年回复的折子,来源百度
张燕公于玄宗,最为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所与秘谋密计甚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善用人之长,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引用归有光的评价(俺实在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