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4章 进退两难(第2页)

“请陛下放心,微臣自然有办法说服他们。”

方重勇淡然说道,不想继续解释细节了。

李琦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又想想自己傀儡天子的身份,最后还是没有把话讲出来。

方重勇将桌案上那封连夜写好的《命方清等讨吐蕃诏》,递到了李琦面前。

李琦也不说什么,一目十行的看完,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

在诏书中,他作为天子,任命方清“持节”“河西镇军大总管”,对李宝臣和李抱玉等人也皆有任命。

诏书本身没有什么强制约束力,但李宝臣和李抱玉却不能不接。

要是不接,必定会被世人所鄙视,国家危难之际只顾内斗,军心士气也会大受打击。

接了,那便是名义上归属于李琦旗下。

换言之,大家现在先不说什么正统问题,暂时一致认定李琦为大唐正统,旗下军队皆为官军。

或许依旧是听调不听宣,但至少公布的,是一致对外要赶走吐蕃。

谁要是在私底下互相攻伐,那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后名声要烂到家。这便是所谓的“名正言顺”,其实并不要求对李抱玉和李宝臣他们的兵马进行大规模整编。

李琦也不得不承认,方重勇这一招很好用,或者说,让李宝臣他们投鼠忌器。

“既然官家都已经决定了,那朕便将这封讨吐蕃檄文昭告天下吧。”

李琦点点头道,心中稍稍安定。

说完,他便找了个由头,起身离去。方重勇将其送到府衙门外,看着李琦的马车缓缓离去,这才松了口气。

搞定了最容易搞定的一个环节,接下来,该是说服手下亲信幕僚了。

方重勇也知道,肯定很多人觉得,现在去凉州打吐蕃人很不值得之类的。

他要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拧成一股绳。这既是在团结手下人,也是在理顺内部关系。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只有让手下人心服口服,把利弊得失跟他们说明白了,这些人做起事来才会全心全意。

如若不然,强行推进的话,一旦上了战场,身后有人搞幺蛾子,或者摸鱼出工不出力,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

关中,长安以东的灞桥附近,春光明媚,鸟语香,丝毫感受不到战争的硝烟气息。

以赤水军为骨干的河东军在此地扎营,暂时还没有攻打长安,所以看上去长安附近的局面还算平静。

李宝臣大军主力,已经陆续撤到了长安以西的武功县,只留下很少一部分兵马守大明宫,实际上是打算将长安让给李抱玉。

当然,这并不是李宝臣安的什么好心,而是庞大的长安,对于一支行政能力极为有限的藩镇而言,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财富,而是一个大包袱。

李抱玉攻克长安了,城内百姓吃喝拉撒,他到底管还是不管?

如果不管,那长安便会成为人间地狱,乱兵乱民四处横行,对于李抱玉而言,能捞到的好处有限,麻烦却是不少。

如果要管,那该怎么管理?

丘八们会杀人,却不会生产,也不会管理地方。合格的官吏从哪里来,行政的机构又该怎么运转?

这些杂事都会极大拖延李抱玉进军的步伐,已经在长安盘踞多年的李宝臣,对此深有体会。

长安这地方,进来容易,但好好管理,将其理顺,很难。

李抱玉同样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打到灞桥以后,便停下脚步,屯兵于此,并不着急进入长安。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