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显然是无声地拒绝,欧文吐了一口郁气,接受了生平第一次当说客就失败。
16岁的拉斐尔再一次拒绝了英格兰。
这时的欧文,已经不会像个无知的傻子一样追问他“为什么不选英格兰”。
他已经知道,那个能让拉斐尔选择英格兰,能让他考剑桥的男人,已经长眠于六尺之下。
拜伦很好,非常好,但他终究不是拉斐尔的爸爸。
夏天快要结束时,欧文告诉拉斐尔:“记得你说得话,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样的话,我们还有机会在明年的世青赛交手。”
回应他的,是拉斐尔标志性的嘲弄笑容:“你们英格兰先拿到名额再说吧。”
欧文:“……”
你还不一定能入选阿根廷U20呢,骄傲个屁!
当假期结束,重返球队,拉斐尔的足球世界,发生了一些改变——
那个总是喜欢随身带着牛奶和三明治,总会在他加训后送他回家的男人,离队了。
他加盟了伯明翰。
拉斐尔早就习惯了足球世界中的分离,但这次要离开的,是曼联队长啊。
史蒂夫·布鲁斯这个名字,不是足以写入曼联那长达一百多年的队史吗?
这个理应在梦剧场挂靴的男人,居然还是离开了。
但这就是足球,这也是拉斐尔必须接受的足球。
队长离开了,自然会有新的队长产生。
埃里克·坎通纳,就这样成为了拉斐尔的新队长,他也是曼联一百多年的队史中第一位外籍队长。
没有人会不服坎通纳,拉斐尔不会,新援就更不会了。
队内来了新援,而且是多名。
毕竟谁都知道弗格森的野心是问鼎欧罗巴,即使错失阿兰·希勒,红魔鬼的步伐,也不会轻易为谁停下。
新援中有三名引起了拉斐尔的注意,分别是捷克前锋波博斯基、挪威前锋索尔斯克亚,以及一个需要特殊介绍的进攻型中场——
克鲁伊夫的儿子,约尔迪·克鲁伊夫。
弗格森买波博斯基和索尔斯克亚,显然是为了加强锋线,而约尔迪·克鲁伊夫的定位,显然是坎通纳的替补。
那是拉斐尔这赛季的目标,所以从看到约尔迪·克鲁伊夫的那一刻,他们就是竞争关系了。
但弗格森显然对他有着不同的定位。
他和索尔斯克亚被一起扔到了U23,助教告诉他们,他们需要进球。
显然,欧文说得机会来了,尽管不是以拉斐尔喜欢的方式,但他会抓住。
事实上这项任务他完成得过于轻松——
以赖斯为首的那些U23球员们,完全遗忘了索尔斯克亚的存在,像填鸭一样为他疯狂做球。
拉斐尔进了4个之后,就为同为外来户的挪威前锋做球。
他们风格不同,同为外来户,他不介意关照一下对方,而索尔斯克亚也抓住了机会。
在接他的助攻打入第一球的时候,挪威前锋冲他露出了酒窝。
在接他的助攻打入第三球的时候,挪威前锋冲过来把他抱起。
拉斐尔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庆祝,不喜欢。
但比起增肌,他这个赛季的首要加练项目,是射术。
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他和索尔斯克亚回到了一线队。
在一周后,他们的名字一起写进了社区盾杯的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