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离开前,秦春生先行一步离开,宋元修也待要走,却被龚夫子叫住。
「元修,我去隔壁的金平县任知县,身边还有个文书的空缺,你若是有意可以跟我一起去。」
宋元修一愣,文书可不是正经的官职,虽然俸禄也从朝廷发,可其实无品无级,当然,对一个秀才而言已经很好,可对一个有心继续进取的人来说,就没那么好了。
龚夫子显然也深思熟虑过的,此刻难得耐心解释起来。
「我去了京城,才知道天底下有多少文人墨士,如我们这般坐井观天的,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中进士。」龚夫子苦笑,「也或许是年纪上来,容不得我继续任性。谋了这个官职,既是为了生计,也有彻底被比下去的原因。」
宋元修依旧满腹疑惑,正待要问,却又被阻止。
「你先听我说,要你跟我一起去是认真考虑过的。想要往上走没那么容易,典籍有限丶名师难求,你大概率要跟我一般,蹉跎到三十勉强混个举人,」
宋元修低头不语。
龚夫子笑道:「先别失望。此番去京城,我也是有一番收获的,当今圣上有心做一些实事的,故而比起以往单看学识,更看重民生。你于诗词歌赋上的天分有限,可时事策论上言之有物,一点即通,若能跟在我后面看几年,也不要落了学问,三年后再去一试,未必没有机会。」
宋元修彻底愣住,他方才只以为夫子是想带一个熟悉的学生过去,却不料他为自己考虑的那么周到。
很显然,龚夫子打算用这个文书的位置来给他铺路。
有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然而行路艰难,不说钱财,路上各处的悍匪也不是好惹的,若有个万一,身家性命难保,读书人读书本就不易,更不会轻易拿自己的性命冒险,真正能做到行万里路的,少之又少,显然,宋元修没这个实力,也没这个心气。
而跟在龚夫子身边当三年文书就不同了,文书只是辅职,并不影响他将来科举,且能接触到更多的民生故事,将来策论也能更言之有物。
他颇为不好意思,「夫子,我,我。」
夫子是好心,他却不能直接答应,因为这远不止他一个人的事,家中还有父母亲人,总得先回去商量一番。
「不着急,我年后才走,你回去好好想想,也跟家里人说清楚,到底要离家。」
宋元修很是感动,一开始拜在龚夫子他没想那么多,可后来,他这个学生不仅没为老师做什么,反而要老师处处为自己操心,守孝三年丶到县试丶府试,可以说没有夫子就没有他的秀才。
说不出多么感激的话来,他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待龚夫子一定要如父亲般尊重爱戴。
临出门之际,他迟疑着问,「春生那边?」
龚夫子闻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越发欣慰,看好的学生是个秉性纯良的。
「春生自有他的路子,我没当他面说,也是怕他尴尬,不过,即使我说了,他也不会去的。」龚夫子看的很清楚。
宋元修想不明白了,秦春生最多也就有个秀才祖父,哪里能跟已经是举人的夫子相比。
龚夫子只笑,并不解释,「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吧,不管作何决定,书本都不能放下。」
「嗯。」宋元修重重点头,回去的路上,既满心欢喜丶又忐忑不安。
到了家中,与宋父宋母一说,两人的眉头顿时都皱的老高。
半晌,宋母犹豫开口,「小六啊,你给我们说说,跟着你夫子是好还是不好。」
宋元修再次一怔,爹娘在他心目中一直是伟岸的存在,引导自己走上读书这条路,坚定支持着自己。
可突然,他发现,并不是,如今的他读书明理,见了很多人很多事,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爹娘能看到的更多。
两种选择各有优劣,在家苦读抑或是去县学,一直走读书的路子,起码书本不会落下,可也难保能有多少长进。
而跟着龚夫子去,自然能见识到更多,可既担了文书的缺,总要跟着做事,如此,学识会不会落下也不好说。
(.)
:||
...
...
...
...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