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日子一天天过去,阮家人饲养的兔子与日俱增。
三年后,阮家的地基扩张了几倍,最前面是新修建的两年前新修建的青砖瓦房,格外气派,后面偌大一片场地,作为兔子的饲养场所。
虽然兔子数量增多,可此时其居住环境比起初期还要好上不少,不仅每只兔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兔子笼,彼此之间距离宽敞,互不接触,打扫也更加轻快,为了避免环境太差导致兔子生病,几乎每日都会打扫两遍。
尤其怀孕的母兔子,更是会享受贵宾般的待遇,精心照顾。
这么多的兔子当然不是阮家几人能照顾过来的,赚了不少钱,他们倒也想开了,愿意花点钱雇人,锦绣村不少人家都愿意来阮家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兔子的销路同样有了突破,或许是在镇上酒楼有了名声,在一年前,甚至有外地的行商专门到这里来采买兔子,再运到其他地方去卖,兔肉做熏肉,兔毛还能做围脖,价格同样不低。
而兔子的饲料问题也解决了,锦绣村的土地贫瘠,种植粮食庄稼不见多少产量,结果给兔子种起它爱吃的青草丶蔬菜,竟然格外生机勃发。
如今,锦绣村三分之一的兔子都被拿来种兔子的食量,而与之对应,阮家付出银子。
为了避免遇到灾荒年,阮家一直鼓励村里人有钱先存够两年的粮,村人们被那一年的干旱吓到,皆乖乖听话,严格遵守手里有粮心不慌的准则。
有道是一户带动一村,有了阮家的兔子事业,锦绣村其他人家,只要不是特别懒惰的,家中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阮家则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将山脚那一片地拿下,到时候围一圈围栏,可以偶尔将兔子暂时放养,听说那样养出来的兔子会更好吃。
阮家有钱了,一家子的日子更好过不说,前两年,小堂兄阮荣之还以十二岁的高龄被送进学堂,按阮大伯的话来说,不求读书,但求认得几个字,将来跟人谈合同签契约,不至于被人坑。
小堂兄确实于读书一道上不甚精通,唯独在数算上格外有心得,家里的帐有时候阮大伯还在拨弄算盘,小堂兄心算就能出来,可谓得天独厚,阮大伯娘开玩笑说是天生做生意的料。
而阮柔的生活同样有了质的飞跃。
作为阮家二房的孤女,以及养兔的大功臣,阮大伯以及阮大伯娘对她格外优待,养兔子赚的钱一直给她分红不说,家中住宿丶吃食无一不精致。甚至于,为了让她以后不用下地干活,还特意去镇上花高价请了绣娘教学,几年下来,阮柔的绣品已经很能卖得上几个价了。
阮柔对此很是满意,她也就是头两年费心了些,后来,就一直是阮家在为她着想,一家子人,更添了几分温情。
————-
与蒸蒸日上的阮家相比,隔壁丰收村的田家可谓在下坡路。
当初田父自认为被算计出学堂,心头始终憋着一口气,在家一心温书,此后又去参加了几次科举,期间花费不知凡几,为此,家中田地都卖去好几亩。
本以为是进来过享福的日子,结果操劳不说,操心更不遑多让。
因为手头拮据的缘故,田氏除去儿子田父要钱会无条件给外,家中各项支出一概不管,就连对待往日一双疼爱的孙子孙女,都很是冷淡,心情好说几句好话哄着,心情不好更会动辄责骂。
然而,继子继女不受重视,在小李氏心中已经排不上位置,兼之她在田家始终无所出,继子对她也不够孝顺,几年过去,小李氏始终觉得融不进田家,甚至总觉自己是个外人般,隔了一层。
于习惯了困难的小李氏而言,田家的日子勉强也能支撑,可架不住有个亡夫家一直在被做对比。
阮家发迹后,丰收村和锦绣村不少人都会跑她面前来故意酸言酸语,说些她若是没有改嫁该多好之类的话,惹得小李氏几番眼红,面上不显,背地里则悔得肠子都青了。
其实,私下里,她也悄悄回过锦绣村,表达自己对亡夫的思念以及对女儿的牵挂,就是为了想要回去。
只要回到阮家,不仅没有繁重的家务和田地劳作,说不定还能过上富家夫人的好日子。
然而,事与愿违,挨千刀的阮家不仅对她嗤之以鼻,几次之后甚至威胁她,若再上门,就直接找上田家,让其管好自家的媳妇,唬得小李氏再不敢上阮家,只能偷偷找女儿。
本以为靠母女情分,可以顺利回来,结果女儿也是个狠心薄情的。
「娘,你既已是田家妇,就不要说这些了。」
小李氏到底有些希冀,但是还傻乎乎地问,「若我愿意离开田家呢?」
...
...
...
...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