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他一个重重磕头,等再抬起头来,不仅额头红肿一片,眼中更是蓄满了泪水。
「圣上近来忧思过重,其实早已暗暗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只是不忍告诉皇后这个坏消息,这才在昨天立了小皇子为太子,又因为不舍与皇后间的深厚情谊,昨晚特意与皇后重温旧日情谊,只是想着过两天就跟皇后坦白真相,安排后事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了。」
阮柔在心内赞赏了一番这个大太监,而后,抽出昨天裴景轩写下的传位遗诏,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难怪昨日圣上非要写下传位遗诏,想必是担心我与太子孤儿寡母,会遇到歹人作乱。」
大太监哪怕配合着做戏,此时也忍不住嘴角抽了抽,你一个皇后都敢谋害皇上了,还自称孤儿寡母。
不过阮柔可不知道大太监的腹诽,等搞定了面前这群太医和宫女太监,皇帝的死就可以对外发丧了。
之后,一切的流程都要走起来,发丧丶举国哀悼,以及最重要的——新皇登基。
丧事上,阮柔并不需要怎么费心,左右有宫人们去操办,她只要应付好一群大臣和宗室们就可以了,至于太子登基的事,其实还有点复杂。
因为作为亲爹的先皇刚死,理论上儿子是不好直接登基的,但还有一句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太子的登基是必然,其间需要的不过是臣子们的三催四请罢了。
这些阮柔早就安排好了,第一个出头的就是威武大将军府,作为皇后的生父丶太子的外祖,他出面并没有任何意外。
然而,之后的人就叫朝臣们有些诧异了,因为一脸忠心耿耿请求太子登基的乃是奸臣派的一把手。
但凡朝堂争斗,必有文武官之争,也必有清流和奸臣之争,既与皇帝本人的喜好和国情有关,也与朝廷本身的需要有关,清官是清正廉洁了,可有的事光靠清廉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衍生出了奸臣。
而刚出面的谢竹,别看名字文质彬彬,颇有君子之风,实则是一个最会谄媚君王的奸臣小人,在徽朝的名声可不好,所以,又有人用其名字的谐音,谢主,讽刺其谄媚圣上之意。
这样的人第二个站出来,既叫人惊讶,又仿佛在意料之中,毕竟,奸臣嘛,总得有一个依附的主子,五岁的皇上,总比二十几岁励精图治的皇帝要好忽悠。
望着满朝恍然大悟的官员神情,谢主心内哂笑,这些人也太小看自己的胃口了,头顶这位皇后许给自己的,可是五代世袭的侯府爵位啊,可以说,有了爵位在,以后他谢家百年内必然长盛不衰,可比自己过去所贪的所有财物价值都要昂贵。
不得不说,皇后是位大手笔的,所以,他也得出十分的力才行。
谢竹出面后,好半晌无人再出面,着实是消息太过突然,接了宣旨进宫的朝臣们,有的还没缓过劲来接受皇帝死去的事实,哪里提得出什么建议。
约摸过了一炷香,有武官一派的官员大咧咧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既位列太子,又有圣上的传位遗诏,我看谁还敢犯上作乱丶意图谋反不成?」
他老鹰一般尖利的眼神在殿内扫视一圈,顿时武官一派纷纷应是。
至此,太子登基之事算是稳了,因为刚才发话的武官,别看官职不大,可掌管着整个京都的军营和护卫,有他出面保皇后和太子,短时间内无人敢招惹,起码得等边关驻扎军队的武官回朝,可这根本不可能。
所以,太子注定登基。
一时间,所有识相的官员们都齐齐跪下,恭迎太子登基。
臣子们万众一心中,五岁的太子按照母后提前教导的推举了三回,朝臣们又推举了三回,才最终定下太子登基之事。
很快,五岁的太子成了皇帝,阮柔荣升太后,刚二十岁的年纪就又升了一辈,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前脚,先皇刚下葬,后脚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不仅如此,阮柔作为太后开始垂帘听政,第一件事就是封赏之前三名有功之臣,也即娘家威武大将军府丶奸臣谢竹,以及武官项安。
第659章其实,裴景轩死去后,阮柔的任务基本就算完成了,不过,鉴……
其实,裴景轩死去后,阮柔的任务基本就算完成了,不过,鉴于太子到底是原主的儿子,正所谓送佛送到西,总要护着人安全登基才是。
小皇帝年方五岁,正是年幼的时候,四书五经都读不明白,更别说上朝,所以,朝堂大部分事都是由阮柔领着小皇帝,跟众大臣一起商议定下来的。
好在裴景轩存着坏心,但在此之前做的都是好事,整个大徽朝被他两年时间治理得井井有条,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只要边境不犯乱,没有大的天灾,大徽朝就乱不了,如此维持个七八年时间,小皇帝长大也就可以自己料理朝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