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走了半日,又逛了一圈,时间很快来到了中午。
「夫人,午膳准备好了,可要现在用膳。」
「嗯。」阮夫人应下,奔波半个上午,好像是有点饿了。
庄子里的吃食自然没有在昌平侯府的好,起码做饭的手艺就不在一个水平上,但庄子上有一点好,那就是食材都是直接从地里现取的,新鲜可口,吃着吃着,阮柔竟吃出了春天的味道。
第一天用于休整,第二天开始,阮柔就开始了在庄子上撒欢的日子。
庄子的位置偏僻,面积却很大,除了偌大的田地外,位于庄子东边还有一条小溪,小溪过去是一处小山,阮柔问过庄头,好像山头也是阮家名下的,不过山头没有人特意经营,完全自由生长,一般也就庄子上的人家砍柴,秋日摘些野果。
一日,阮柔照常来到山脚,却突然突发奇想——要不,将这座小山改成茶山。
是的,茶山,但她想要造座茶山,倒并不是为了卖茶,而是为了卖采茶的名额。
在京都一个多月功夫,看着昌平侯府女眷们的日常,阮柔十分确定,京都女眷们都太太太闲了。
理由很简单,出身官宦人家的她们不必为生活烦忧,每日最大的工作就是教养子女,主持中馈,至于闲下来的时间,则用来跟同阶层的女眷交际,搞好夫人外家。
大部分时候,她们都在举办各种宴会,至于地点,多数在各家府邸,偶尔也会到京郊的庄子散心赏景。
阮家的庄子虽说位置偏了点,可风景好,这座山头开发一下,作为开放式的茶园,绝对不缺客人,最重要的是,作为庄子主人,就可以藉此机会变相与京都一些有权势的人家搭上关系,不求大开后门,只希望方便的时候帮忙说句话,对阮家这样没有靠山的商户来说,就是大大的机缘了。
逛了大半日,几乎绕着小山头走了一圈,阮柔踏着夕阳的馀光,回到院子里,将这个想法跟阮夫人一提。
别看两人已经来到庄子上有阵时日,阮柔几乎将庄子熟悉了个遍,但阮夫人日常还是待在院子里,只偶尔在丫鬟的陪同下外出逛逛,着实闷得慌。
阮柔其实明白她的顾忌,一来要注意自己当家夫人的身份,不好跟年纪尚小的女儿一样四处撒欢,二来,男女有别,阮夫人这几日出院子也只是跟庄子上的妇人们说说话。
故而,阮柔这些日子只要回来,一定会十分耐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跟阮夫人分享,时常逗得阮夫人呵呵笑。
「茶山?」阮夫人不大了解这些,只问道,「这边可以种茶树吗?」
「肯定有适合的。」阮柔笃定道,「等明日我找管事问问。」
说起庄子上的管事,又是一桩官司。
那日她们刚来,见管事肥头大耳的模样,还以为他尸位素餐,甚至有可能中饱私囊丶压榨下面的庄民,而实际上,情况基本完全相反。
这位管事恰巧就姓庄,祖上好几代都是这处庄子上的人,只是庄子几经易手,在阮父上一辈才固定到阮家名下。
阮家距离京都远,管事几年才能来一趟,没有主家的照顾,兼之庄子上的产出一般,庄管事上位当庄头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增加庄子上的收益。
他也是个有主意的,确定头顶没人盯着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庄子上的田地按户分给庄民,承诺除去上交的粮食以及庄子要留的小部分外,多的都归他们自己。如此之下,一个个种起田来自然用了十二分的气力,只为自己多收点粮食。
另外,他鼓励庄民们外出打散工,除去上交的一小部分外,挣的钱全部归他们自己。
如此几重措施下,庄民们可谓是动力满满,不仅辛勤将划分给自己的田地努力种好,还会积极外出找活干,为此,甚至已经衍生出一个木匠,四五个瓦匠,听说经常会在农闲出去给人建房子。
对此,阮柔只能道一声佩服,阮夫人亦是翻看着帐单,惊叹连连。
她和阮夫人一起看过庄子上的帐目,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清楚明白,除去庄管事自己做主将庄子上的收益下发之外,其他没有一点点不合规的地方,毕竟按理,庄子上的所有产出都归阮家这个主家,只不过因为距离远,阮家先前约束不强,只要求固定上交银子,便给了庄管事可趁之机。
隔着一道纱帘,下方的庄管事面对两道审视的目光,愣是在惠风和畅的春日急出了一脑门的汗。
「夫人,小姐,我,我......」尽管一直自信自己做的没有错,但在面对主家的时候,庄管事还是略微有点点心虚,毕竟他其实没有做出的资格。
「没事,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吧。」认定这是个人才,阮柔态度和缓不少。
(.)
:||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