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句话给阮父气的,阮柔当时不在场,但据阮母事后描述,阮父差点直接拿起鸡毛掸子,给阮小弟来一顿,即便后来被拦住,依旧气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盯着眼睛下浓重的黑眼圈,宣布了一个震惊全家的消息。
「这次乡试,我也要参加。」一语出,全家上下都惊呆了。
阮母结巴问,「可你现在都当了多少年夫子了,去的话能考得上吗?」
气头上的阮父可顾不得许多,气哼哼道,「我就不信我还比不过这个臭小子了。」
阮小弟明白事情因自己而起,当即缩了缩脖子,求救似的看向阮母,希冀她能说服阮父不要胡闹。
结果,阮母的态度却十分平静,「行,既然要考,就好好准备,我看你书院里的夫子职务要不先辞了吧。」
「啊?」这下惊讶的变成了阮父,他结巴问,「你不反对?」
「反对什么,」阮母看着他这模样,忍不住感慨,「当年我生了他们姐弟俩,家中生计太大,你这才放弃了读书,入书院当夫子,一晃眼都这么多年了,孩子如今也大了,你若想试一试,就尽管去吧,中不中都不打紧。」
阮小弟有些发愣,阮父却是感动非常,当众拉着阮母的手,两人情意绵绵,衬得阮小弟像个小没良心的。
小没良心的阮小弟事后找阮父道歉,郑重承认了错误,但依旧没拉回阮父要赶考的心。
他跟书院请辞,毕竟也没办法请那么久的假,但山长听说他是去参加乡试,压根没反对,十分大方地给了几个月的假期,还承诺书院里的书籍随他借阅,唯一的要求是,若阮父考中后不出仕,希望他能继续回来教书。
阮母称赞了山长几句,顺带问阮父,「你若考中了,想谋个小差事做吗?」
时下律法规定,举人功名者可入朝为官,不过一般也就是一个偏远小县城的县令,若留在省城,估摸最多不过一个小书吏。
「你就对我这么有信心。」阮父调侃着,「我一把年纪了,让我去当一个小书吏,我估摸也干不来,再者山长对我挺好,考中了应当还是回去当夫子吧。」阮父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读书科举丶以及教书育人,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本身想要参加乡试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教导不听训的阮小弟。
不拘阮父做下什么决定,阮母都是支持的,夫妻携手一路,比之子女更能理解彼此。
总的来说,阮父参加乡试就这么决定下来。
阮柔事后听说,也只觉神奇,跟唐明德稀罕了许久,没几日,唐明德就开始了在阮家读书的日子,按他的话是,是互相探讨学问,实则就是变相指导阮父与阮小弟。
与院试乡试不同,会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中者可参加殿试授官,身份就此与百姓不同,唐明德却在此重要时刻,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指导阮家父子,阮母便深刻意识到,女儿这次嫁的人没错。
阮柔可没想那么多,她心知唐明德的学识足够,此科乡试,九成九的把握得中,但之后就是授官,若运气好,尚能留在京城,运气不好的,还不知被发配去哪个偏远地方,甚至开始思量手头的银钱够不够进京打点,抑或置办一间小的宅院。
一晃眼一年时间过去,乡试来临,阮父与阮小弟同时参加考试,可是震惊了不少人。
当时人浑然不觉,就连偶然得知消息的韩父,都忍不住跟韩嘉感慨,「老阮是真的有魄力。」
这么大年纪还有勇气去参考,若是没中,必然是个打击,说不得还会招致不少人的笑话,反正韩父是没这个胆子的,他看了一眼日益颓丧的儿子,不免鼓励,「沮丧什么,只要你想考,继续往下考就是。」
韩嘉没吭声,第一次失败,他虽然失望,却没有颓废,反而越挫越勇,于读书上愈发努力,但如今第二次失败,自以为做足了完全准备,结果却依旧失败,其结果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
人在失败的时候,尤其见不得人好,两相对比,韩嘉不由得更加关注阮家那边的动静。
乡试结束,结果出乎意料,阮小弟没中,阮父却中了。
阮母在家颇为纠结,到底是该表现出喜色,还是沮丧,最后,到底还是没能按捺住心中的高兴,笑得开怀,招来阮小弟十分哀怨的眼神。
(.)
:||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