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明晃晃的质疑让孟伟有些讪讪,他解释,「小茹一个人不容易,手头也不宽裕,我帮衬着些,哪里还意思要钱。」
章秋月点点头,看似理解,其实呢,半点不能理解,但她不擅长跟人争吵,听了后,默默决定把家里伙食费降低几个档次,万没道理让她一个人补贴家里的伙食费,大不了一起啃糠咽菜呗,她给闺女开个小灶的事。
遂,孟家伙食降低了几个标准,孟伟有苦说不出,谁叫她理亏呢。
另一头,阮家的面包店人来人往,人多了,消息自然也就传得快,此时也知道了孟伟回来的事。
她自己反应平平,倒是阮父阮母颇有些不平,或许是当初自家女儿差点嫁到孟家的事在,阮父阮母对章秋月颇有些怜惜,没客人的时,同仇敌忾,对准孟伟就是好一顿骂,最后免不了来句,「幸好当初没嫁他。」
对此,阮柔也没有更多想法,毕竟光方茹回来一事,就跟原主记忆里的颇为不同,以后孟家的事,且走且看吧。
第二天,比孟伟没有私奔回家更震惊的消息出现,那就是方茹待回来一批电子表,价格便宜,有散卖有批发,一时间惹得小镇人心浮动。
第435章事实上,在缺衣少食了十来年,如今依旧不大富裕的小镇,电子表的诱……
事实上,在缺衣少食了十来年,如今依旧不大富裕的小镇,电子表的诱惑力依旧是巨大的,尤其这电子表价格还十分便宜时。
不等方茹想出个正经出路,安静许久的方家,一日之间客人络绎不绝。
大部分是镇上居民们,听说消息后想买电子表的,也有小部分消息灵通又有几分小聪明的,身上揣着钱,想要帮着销货,当然,少不得从中赚几分利。
于是,方茹望着院子里满满当当的人,心头忽然松了松,也是,如今可是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且得等十几年后呢。
方茹在回来的路上就想过手表的售价,便宜的一款,进货价十八,她计划加价二十,三十八卖出,而进货价二十八的,加价三十五,也就是六十三,其实也不算便宜,但总归比国营商店动不动上百的手表便宜得多。
面对一众来买手表的人,方茹面上难掩得意,招呼起客人来,仍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在这年头的人们早已习惯国营商店的高姿态,此时也不以为意,反而为自己捡到便宜而欣喜。
不一会,十来个买手表的挑中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款式,免不了跟方茹讨价还价。
方茹是不耐烦这些的,哪怕知道这时代的钱较后世更值钱,可为了三块五块的来回掰扯,着实有失她方大小姐的身份,「好了,就这个价,我这边不还价。」
生意买卖本就是漫天要价遍地还钱,本来大家也没准备还下几块钱来,但此时听见,难免觉得心中有几分不舒坦,心大的闻言直接掏钱付了帐,而心思稍复杂些的,心觉不痛快,将手表放下,悄无声息地走了。
最后,院中大部分人都走了,唯留下两三个人,方茹分明见他们手腕上已经有一块手表,留到现在,目的不言而喻。
方茹很快跟其中两人商定了进货的事宜,至于另外一人,手头资金压根不够,还想记帐,被她一口拒绝。
五百只手表,刚才卖出了二十二只,剩下的由两个人均分,方茹给了比零卖价低五块的价格,至于两人怎么卖丶卖不卖得出去,方茹是完全不管的。
一口气将货全批发出去,一进一出间,不仅回本,还一次兴赚了一万块钱,堪称暴利。
方茹手中握着两万块钱,只觉得前不久的疲累困顿霎时消失干净,唯余对金钱的向往,她几乎立时决定,不能浪费赚钱的大好时机,她要立刻再次南下,当然,少不得再次拉上孟伟。
五百只手表,在小镇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不过三两日,肉眼可见,镇上多了不少手戴手表的人,就连阮母不喜方茹,也少不得羡慕。
阮柔便笑着问,「那我也去买一只回来?」
阮母连连摇头,「不,要买就去国营商店买。」她可不愿意便宜了方茹。
阮柔晓得她的小心思,铺子里的营业额逐步稳定,总归不差这几十一百的,她当即道,「那我们去国营商店,那的表还保修呢,坏了还能找着人。」
阮母没吭声,只当女儿自己想买手表了,结果,等一家四人到了国营商店,女儿大手笔一买就是三块手表,就连阮小妹,都承诺只要考上大学,就给买一只,给小妹乐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