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9章(第1页)

整个寒假,要说有什么值得说道的事,那就是阮柔和卫婉,回学校同宿舍的同学聚在一起,借学校食堂正经做了一顿团圆饭,彼此之间的感情倒是更深了些。

腊月初十一过,学校正式开学,阮柔再次包袱款款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生涯。

经济学教授不出意料,第一节课就收了大家的作业,而阮柔,凭藉着整理后的一沓沪市经济市场调研报告,成功获得教授青睐,得到一个能跟在教授身后充当小助理的角色。

这位教授姓钱,严格说起来,是复大经济系的主任仗着跟人有几分交情,硬从北市请过来的,但人过来后,却不仅限于在大学当一个兼职教授,还在政府部门担当经济顾问,负责一些沪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比如今的国内先进太多,虽然不总都适应于国内,但也有可参考借鉴之处。

于是,钱教授就这么每周在北市待五天,沪市待两天,一个人打三份工,还每日精神满满,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阮柔有一次恰好气氛合适,她就悄悄问了句,「教授,你这忙来忙去的,不累啊。」毕竟教授年纪也有四十多,按理是人体力开始走下坡路的阶段。

钱教授却常常叹息一声,看着年轻的学生,很是感慨,「人啊,活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过去十年,我是太闲了,如今能忙点,倒是好事。」说着,他自觉失言,只当自己没提过,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沪市正是如今国内发展的风口,且上层已有经济改革的意向,沪市自然而然被当做试点之一,钱教授来此,也是听命北市领导的嘱咐,来沪市探查,他比任何人都热烈期望看到,沪市未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而阮柔,虽然清楚以后花国的走向,可真当自己身处其中,并为其前行做出努力时,也是忍不住期待的。

她还只是在学校里跟着老师和同学们折腾,忙碌充实,没做什么出格的事,相较而言,周启深的动作就可谓大刀阔斧。

原先只做些复印高考资料生意的他,经过大半年的发展,手下聚集了一堆小弟,除去上课的必要时间,其他时候在学校基本找不到人影,也不知干嘛去了,倒是手头愈发阔绰,听说还去了南方几趟,做起了倒爷的生意来。

原本柯母回来后,名下有三处房子,她自己搬进了其中一处小洋楼,另外一处过户到周启深名下,如今算他半个办公场所,至于原本周家人住的那处平房,被柯母嫌脏,直接租了出去,因为位置好丶面积大一个月租金十几,其实足够她生活了,但还是那句,人活着总得奔着什么去。

柯母颇觉愧对儿子,本来是想着,母子俩好好相处,弥补过去那些年的遗憾,但现实却是,儿子在外忙得十天半个月不一定能回来一次,时日久了,柯母颇觉无聊,无事可做,便想着自己做点小生意。

柯家祖上就是做生意起家的,或许是柯母也继承了祖上的一些生意头脑,想着自己开一个裁缝铺,卖些布料以及成衣生意,当然,不是她自己做,而是一口气请了七八位裁缝,正儿八经做起了生意来,比起儿子来竟然丝毫不逊色。

阮柔每每见了,总要心生几分感慨,这个时代的人们还真是带着蓬勃生气奋发向上,当然,也就是感慨几分,她自己可没有半点奋斗的心思。

她对未来规划得很好,等大学顺利毕业,就再考个研究生,如此就是六七年,等硕士毕业,就进对口的政府部门工作,争取早日端上铁饭碗,至于什么做生意的发财美梦,这辈子她都不想动弹。

人嘛,活了那么多个世界,总得允许她咸鱼一次,当然,属于原主的纠葛她没有放下。

其实要报复大岭村村民很容易,时代的巨轮下,总有那么几个跟不上轮子的保守派,只要大岭村一直是那个保守派,再好的经济政策都落不到村里身上,杜绝以后任何上面对贫穷村庄的救济,看着孙家以及其后的帮凶们,贫苦一辈子,想来也够原主解气了吧。

是的,阮柔一开始就想好了,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经济学的原因之一,打打杀杀不现实,那就软刀子磨人,孙家不是想过好日子嘛,那就让他们一辈子挣扎在泥潭里,别说跟原主扯上关系,这一世,他们一辈子都来不了沪市。

四年时间一闪而过,转眼间,阮柔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比预料中好一点,她并不需要自己辛苦考研究生,钱教授直接跟学校要了她做自己的学生,好处嘛,就是她可以直升研究生,省了许多功夫,至于坏处,作为钱教授的正经学生兼小助理,她不能再跟过去一样时常摸鱼,而是跟着钱教授北市和沪市来回跑,简称小跟班。

对此,阮柔也只能无奈接受,谁叫钱教授过去的四年对她帮助实在太多,而且看着以为年俞五十丶身体状况还不大好的老教授到处奔波,她多少有些不放心。

第449章四年时间,尤其进入80年代后,花国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

四年时间,尤其进入80年代后,花国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尤其北市丶沪市这般的大城市,就如春风吹过一般,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而跟在钱教授身边,亲眼见证这一切的阮柔,心中难免感慨,曾经有人说,花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如今,这头雄狮正在逐渐苏醒,哪怕时至今日依旧落后其他国家许多,但总有一日会令全世界醒目。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