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阮柔昨儿去立女户,就认真研究过地契的位置,了解个大概,加上阮母在一旁指路,很快就来到了第一户农家。
这是一户姓周的佃户,来赁田的是当家的周老头,如今年四十,是打理庄家的一把好手,就是家里人丁兴旺,宋老头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又给他添了十个孙子,所以,哪怕家里有二十五亩田地,却依旧不够吃,只得去阮家又租了十五亩,凑足四十亩,一家子辛苦一年,勉强混个七成饱。
数下来,周家已经租阮家的地十年了,田地里的产出中等偏上,为人也老实能干,是能够让主家省心的佃户。
因着距离最近,阮柔最先到了周家负责的田地里,此时,肉眼可见的,一群周家人正辛苦劳作着,老人丶年轻人丶小孩,俱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村里的人家都是熟识的,金小妹跑去喊了周老头过来,几人坐在树荫下聊天谈话。
「周叔,您是种地的老把式,可能看出来今年的气候如何?」
都说人老成精,周老头见着阮家母女俩,再想到昨儿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立女户消息,当下心中有了计较。
「我瞧着,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去年冬下了场大雪,是好兆头呢,而且你看,这几天插秧的时候,天气都好,还打了几场雷,不说收成多高,好好伺候,跟去年一样肯定不成问题。」
阮柔听了,露出满意的笑。
她为什么没有问今年收成怎么样,那是因为,收成如何不仅得看天丶还得看人,周老头回话也说得巧妙,既没有直接回答产量能有多少,避免之后交不上足够的粮食被为难,却又说跟去年一样,去年阮父还在,就算有佃户从中做手脚,空间也不大,完全可以作为阮柔参照的标准。
两边又聊了几句,知道周家今年种了几亩稻谷丶几亩大豆花生芝麻之类后,寻思周家还得忙着播种,阮柔还有好几家佃户要跑,遂很快告辞。
一个上午,阮柔一共跑了四家佃户,其中三家都很配合,唯有一家同姓阮的族人,张口不大客气,仗着同族人的身份,明明赁着阮家的田地,不说讨好,起码说话得客气点吧,偏还一副他愿意租田地,阮家就该欢喜应着的模样,甚至还说着同为族人,租金是不是应该降低点的言语。
阮柔早有心理准备,并不为此生气,可阮母却气得够呛,她还记得去年这人在阮父面前老实的模样,结果就是个会见风使舵的。
「娘,你别生气。」阮柔第一时间安抚了阮母的心情,为此生气没必要,而后对着那被称为阮老三的所谓族叔道,「族叔既然觉得租子高,不如就不租了,正好,今年的种子还没播下去,我还来得及问问其他佃户有没有需要的。」
本来准备占些便宜的阮老三闻言一愣,这是什么情况,他就是想降点租子,可没打算不租啊,不租阮家的,他租谁家的去。
阮家算是阮氏族中最有钱的一户了,足足八十亩的良田,不知养活了多少农户,而且,因着同族,虽然收的租子是一样的,但寻常阮家并不要他们的孝敬,家里遇上什么困难,去阮家还能借上几两银子应应急,若去旁人家租,准没有这么轻省。
唬了一跳,他忙道,「嫂子,惠娘,这秧苗都等着下田了,我可没有不租的意思,租子要是不降就算了,我就问问。」
边说边讪讪的笑,其实四成租子已经不算高了,周围还有不少收五成租子的呢,至于三成租子,他倒是曾经听说过,好像隔壁县有一个在京里当大官的,家里足足几百亩田地,给其族人的就是三成租,但对外人还是四成租,他肯定沾不上这光的。
见对方服了软,阮柔才满意,「那今年就先不动,等秋收定下一年的租约,我再来问问,要是不愿意租,我们也不勉强。」
虽然春耕是春天才开始,但一般租约从秋收完就得定下,因为秋收后有经验的农户就得开始翻地丶养地,秸秆丶卧肥之类的,如此第二年的收成才能好,只有那等懒人家才会收了粮食后就不动弹,每年收的粮食也低。
「不了,不了。」阮老三拒绝道,自家赁的地他可花了不少功夫打理,才不舍得让给别人。
不管对方怎么说,阮柔还是留下一句「再说」后离开,让阮老三忍不住心里直打鼓,枉他还以为阮家没了当家人,肯定得势弱几分,没想到小姑娘胆子足气性也大,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得,他还是老实别折腾吧。
这天中午,果然没来得及回去吃饭,三人在一处田埂下凑合吃了,也没去邀请她们上门的佃户家吃,谁家都不容易,她们仨吃一顿,人自家人就得少吃点,何必呢。
等到日头渐渐西沉,基本上把五亩以上的佃户都跑了个遍,其中有同周老头一样老实的,也有阮老三那般蠢蠢欲动想要搞事的,更有看她们一区群女人好欺负,压根不服管的,说话还流里流气,叫人见了就心生厌烦的,相较起来,几户阮氏族人在其中竟然还算好的了。
摸排清楚各家佃户的情况,阮柔一一记在心里,并没有轻举妄动,主要是契约已签,不好直接改掉,左右该说的都说了,今年秋收看收粮就可以看出各家的人品。
当然,她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但凡不老实的,明年都别想再赁她家的田地,就算吃亏也只这一年,只是可以预想,秋收必定还是一场苦仗,届时还得请人来看着才行。
第506章一圈巡视,少说走了十几里路,等到终于能返程时,阮柔只觉得腿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