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母女俩说过话,交托了最重要的银子,阮母才有心思说起其他的来。
她提起手中的篮子,「来,这是家里带来的几个鸡蛋,特意给你吃的,你可别给了林家其他人。」
以前林富还在的时候,她给女儿带些东西好东西,最后基本都填了林家的亏空,那时女儿最常说的是,「我们都是大人了,下面几个年纪还小,他们才要多补补。」每每把阮母气个够呛。
阮母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难道儿子嘴里不缺食儿,她为什么还要省了口粮给女儿,还不是心疼女儿负担大嘛,结果还便宜了外人,所以,后来阮母也不怎么送好东西过来了,倒是偶尔会喊女儿回家去吃顿好的。
阮柔眼神也跟着柔和几分,显然想起过去那些,便贴着阮母撒娇道歉,「娘,以前是我不懂事,浪费了你们的苦心,以后不会了。」
阮母略微心酸,要是有的选,她宁愿女儿以前那虽然忙得辛苦丶但却会满脸笑的精神饱满模样。
第623章见女儿收下十个鸡蛋和两斤白面做的烙饼,阮母这才放心离开,出门时……
见女儿收下十个鸡蛋和两斤白面做的烙饼,阮母这才放心离开,出门时还不忘朝林家人打招呼,「亲家,我这女儿麻烦你们了,我这就回去了。」
林母僵着脸点点头,她还记着方才儿媳母女说自己坏话呢,可碍于刚才是偷听,她不好直接说出来,可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阮母并不在意对方态度,反正自己女儿能挣钱,离了林家还能过得更好呢。
出了林家门,阮母径直回家,跟阮父一通小话,看着带回来的三两碎银,替女儿担忧的心到底少了些。
手上多了五两银子,阮柔于是连绣活都不做了,但成日里窝在家里也无聊啊,等下旬林松背着小书箱回来,她看见那书箱顿时有了主意。
「林松,你们夫子家里还有别的书吗?」
林松挠挠头,「什么书?」
他们学的三百千都是夫子自己抄的,两百文一本,纸张和笔墨都一般,如果去镇上买那种字迹工整且装订好的,得二两银子一本。
阮柔想看书,对书的种类也没什么要求,便道,「什么书都行,什么史书丶杂记都行。」
「那我去问问,不过娘,你要做什么啊?」林松才去上了一个月的学,三字经上面的字都没学会呢,当然不知道夫子家还有什么书,只能去问问。
「在家无聊找点事做做,你在学堂学了什么,顺便教教我。」原主只略微认得几个常见字,也是阮父仅认得的几个,阮家上不起学堂,阮父就把自己认识的几个字传给了两儿一女。
林松于是很欢喜,一点点讲起自己在学堂学的东西来。
两人虽然是名义上的母子,可相处时间短,没多少感情,至少阮柔对这个便宜儿子也就只有几分怜惜和培养一个读书人养老的期望。
但相反的是,林松对这个新的娘亲很是濡慕。
作为一个三岁就死了爹娘丶在兄嫂手下艰难生存丶日子堪称苦难的林松来说,这个新家很好。
当然,这个家的范围仅限于自己丶娘亲和阮家人,从小在兄嫂的嫌弃中长大,他很会看人脸色,知道林家其他人都不喜欢自己,但娘亲看着自己的眼神却是温和中带着喜欢的,林松很喜欢这种目光,而且阮家人对自己也很好。
阮柔看得出来,林松很喜欢读书,也确实有几分天分,于是同样很欢喜。
养儿防老,起码也得儿子有给自己养老的本事,否则,一个养活自己和妻儿都艰难的男人,还能指望他待老人有几分孝心?
林松从书箱里取出自己唯一的一本书《三字经》,从第一个字开始教娘亲,教得很是认真,但阮柔学得却不怎么上心,主要早就会的东西,假装自己不会实在太困难了,当着孩子的面也懒得装。
林松半个月回来一次,她一次认十个字,半年后就是一百二十个字,多的不说,起码日常用过得基本够了。
(.)
:||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