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倒是挺好的,接下来的事情还要劳烦黄媒婆你帮着从中说和。」
「嘿,我黄媒婆不就是做这个的嘛,等着,你过年前就等着娶儿媳妇吧。」黄媒婆保证道,嘴角咧得老大,开心又一笔谢媒钱到手。
之后,两人喝过赵二姑娘端出来的水,道谢过后,又得奔波往回走。
好在回去的时候正值中午,路上恰巧碰见一辆牛车,走运赶了个便车。
回到家,林母也没声张,只是说给老二相中了一个姑娘,过几天就请黄媒婆帮着正式介绍。
娶媳是家中的大喜事,林父听了很是高兴,就连老三林吉祥都忍不住兴奋。
真是太好了,等有了二嫂,她手头上这些活可就都扔下不干了。
唯独林老二的兴致不高,「你是说的哪家的姑娘啊,长得怎么样?」
想到赵二姑娘那平平凡凡的样貌,林母有些微心虚,毕竟她知道家里这个老二一向好颜色,以前说给他娶媳妇就一直说要挑一个好看的,可好看的那不是要钱吗,家里哪有那么多钱。
心虚只是一瞬间,很快就转化为了恼怒和指责,「都说娶妻娶贤,人姑娘品性好丶能干活就是了,你还挑什么样貌,你自己长得又能有多好看。」
这话一出,林老二顿时明白,那个姑娘肯定不好看,立刻不满嚷嚷开了,「娘,我一早就说了,我就要找一个好看的,你是给我娶媳妇还是给家里娶一个长工啊。」
「你要好看的你自己去找啊,还要家里给你张**嘛?你爹娘就这个本事,就这个彩礼还得靠去借呢,你要是不愿意,正好省了老娘去借钱的功夫。」林母也不乐意了,她今天来回跑一遭,辛苦不说还操心,不都是为了儿子吗,结果还讨不到一句好。
林老二顿时不吭声了。
他都二十岁了,也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惜的是他也知道家里是真的没有钱了,而据他了解,容貌好丶品性好丶家世好的好姑娘一般的聘礼都不少于十两银子,林家是真的出不起。
可是叫他就这么同意,他也不愿意,所以就直接不吭声了。
母子俩气氛僵持,眼看着本来应该喜庆的婚事就要闹得母子俩不高兴,作为一家之主的林父终于发话。
「老二,你娘给你辛辛苦苦操持婚事,还操持出错误来了。」林父也不大高兴,对儿子的不识相,「你爹我定了,就这个姑娘,你若是愿意我们就去姑娘家相看,要是不愿意你就自己去找,以后我们再也不管了。」
林老二身无分文,叫他自己去娶个媳妇,那怎么可能,就算人家是姑娘是傻的,人家爹娘也不傻呀。
所以最后他只得无奈妥协,「爹娘我听你们的,婚事你们来操持就好,辛苦爹娘了。」
阮柔在屋内听着林家一家人的讨论,不由得心生感慨,「难怪林老一个不上不下的还能获得林父林母的喜欢,这不挺会做人的吗?也就原主夫妻跟老黄牛一样,做的多丶说的少,结果还真就被人当做老黄牛来使唤了。」
于是这门婚事到底谈了下来,没过几天,林母带着谢媒钱请黄媒婆上门说和。
好在赵家对待这个二姑娘,虽然在娘家的时候苛责,可在婚事上到底没使什么绊子,说五两聘银就果真只要了五两,至于其他瓜果丶肉类丶布匹丶点心等等都是按照市面上常见的规矩来的。
林母一开始还想着秋收之前把这个姑娘娶进门,可是老赵家也不是好糊弄的,说如果这样就得多掏半两银子的聘银,一是因为秋收的活计太累,多个人分担家里人也能轻省点,二来则是因为秋收距离过年还有两个节,这两个节日一般来说姑娘的未婚夫婿家要送礼来的,所以摊下来算半两银子也不算要的多。
但林母不乐意啊,这五两银子还是借来的,就等着秋收的粮食拿去卖钱还债呢,所以最后的婚事还是被定在了年底。
老二媳妇定下来林家可算是了了一桩心事,起码林母看着缩在屋里不出来的大儿媳妇都没有那么碍眼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秋收的时节来临。
春种丶秋收一向是农家人最忙碌的两个季节,秋收虽然累人,但到底是喜悦的。
尤其林家今年背着债,便更期待今年田地里的丰收了。
村里的老人们每日都在田地里摸着麦穗,看到底有没有长好,等最有经验的农人一声令下,秋收便浩浩荡荡的开始了。
林家人地不多丶人口不算少,按理说应该没那么累,可实际上,林家每个下地的人都觉得快脱掉了一层皮,最大的原因还是以前最累最忙的活计都是由大房夫妻去做的,乍然换成他们可不就喊着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