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群人浩浩荡荡,独留一个阮父在后院看铺子,回去的路上竟还舍得坐了牛车。
阮母的话是这么讲的,「明天还要早起赶回来呢,不然,走回去也是可以的。」
至于阮柔,连劝解的话都没说出口,她觉得铺子里能挣钱就没必要省这几文钱,可也知道在阮家家底没起来之前,说这些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五人回到阮家,顿时引来了整个村里人的目光。
这年头,除去跑商的丶读书的,大多数农人基本都稳定生活在一片土地上,很少往外跑,主要是费钱,人生地不熟的还会被外人欺负。
结果,阮家人这一走就走了个精光,甚至把两个孩子托给了亲戚,于是很快,阮母对着亲戚给出的理由就传了出来。
不到一个时辰,上至八十丶下至八岁的村人们都知道,这一代阮家人出息了,竟然去镇上开了铺子,虽然是租的吧,可总比下地强。
可惜的是,任他们讨论得再热闹,当事人不在,总觉得缺了什么似的。
时间眨眼过去五天,消息早已传出十里八村,阮家人可总算回来了。
前脚,阮母带着人踏进村子,后脚,一群人呼啦啦就围了上来,问东问西,倒也没有什么恶意,就是纯粹的好奇和羡慕。
阮母一边走路一边回答众人的问题,除去阮母,阮大弟夫妻和阮二弟乃至阮柔身边,都围满了熟悉的人。
见状,回到家的阮母干脆在院子里摆开桌椅板凳,请村人喝水的同时,热情说着镇上的八卦。
别看这几天她都在铺子里,可对于镇上的熟悉与日俱增,还听说了不少人家的八卦呢,此时说起来头头是道,整日对着一亩三分地的村人们可谓大开眼界。
这一说,就说到了晚膳时间。
穷苦的乡下人,也没脸留在其他人家吃饭,纷纷拎起板凳,带上自家喝水的碗,恋恋不舍回家去了。
阮母从一开始的亢奋,说到口舌生津,又不好开口赶人,天晓得,有些话她都来回说了三遍,那些人却怎么都听不腻,如今可算是等到人走了。
把门一关,阮母心有馀悸地拍拍胸口,「可算走了,再不走,我都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了。」
把阮家诸人逗得哈哈大笑,刚在一旁跟亲戚回来的两个孩子跟着乐不可支。
说话的功夫,阮大嫂已经做好了饭,一家人围在饭桌上,好几道肉菜,吃得很是心满意足,心中更是升起来一股豪情壮志。
接下来,阮母又叮嘱了两个儿子接下来要收的货,以及地里施肥的事以便来年春耕。
更重要的则是二儿子娶妻的事。
「这阵子,我和你爹都不在家里,但成婚的东西之前家里都准备好了,你回来这几日就多上门表现,等到成婚头两天,我和你爹都会回来的。」
阮二弟听话点点头。
「老大家的,要带些什么东西你晚上要收拾好,还有跟孩子说清楚,别让他误会了。」乡下也不全是好人,说不得就会在孩子面前说什么乱七八糟的。
阮大弟媳妇点头。
最后,阮母看向大闺女,心内默默叹了一口气。
「闺女,你自己说要回去我也不拦着你,但娘希望你知道,这个家里我和你爹丶还有你兄弟嫂子们都愿意你回来。」
不说本就该有的亲人情分,就说镇上的铺子是闺女的,两个儿子儿媳就该承她的情。
阮大弟夫妻和阮二弟对此表示赞同,自家姐姐,万没有叫外人欺负的道理。
阮柔同样点头,「娘,我知道的,要是有事我肯定会回来找你和爹为我做主的。」
阮母没多说什么,只内心的担忧并未减少。
一番吩咐,饭就这么吃完了。
晚上,各自洗漱睡去,阮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对未来的期盼。
(.)
:||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