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广南西路之乱(第4页)

寇准道:“战事不利,州县沦丧无数,侬智高的兵锋已经直逼湖广之地。圣上的意思,等杨文广一到任,三军便即刻开拔。”

穆桂英又询问了一些行军的安排后,寇准、包拯二人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退。

畲太君、穆桂英和杨家的一群寡妇太太,将两位大人送到门口。

等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黄昏的暮霭之中时,畲太君转头问穆桂英道:“桂英,此去广南,不知你有何破敌之策?”

穆桂英道:“广南虽多异族,然终归是中国之人。当以战慑其威,兼之施以恩信,则不复有再乱之患矣。”

畲太君点点头,她一直对穆桂英十分信任,无论是军事能力上,还在作战谋略上,都远超杨府里其它寡妇太太,甚至在四海之内,也罕有人可以望其项背。

然而对于征南一事,她还是有些忧虑:“桂英,广南之地,地怪人异,不比在西北两地作战。此去征战,当小心为上。”

“是!”穆桂英应道,“孙媳定当不负圣上和奶奶的厚望,旗开得胜,班师奏捷。”

畲太君道:“这杨府之内的,虽然都只剩下了一些寡妇太太,但人人武艺高强,皆为将才。你今挂帅,不分长幼,不论辈份,皆由你点将,助你南征一臂之力!”

穆桂英环顾四周,只见从大娘以下的一群太太,都跃跃欲试。

然而穆桂英见她们都已上了年纪,不忍再让她们再受旅途沙场的苦,便道:“奶奶,孙媳此去,只要焦廷贵、孟定国二员大将即可,令让排风与我同行,定可直下南疆!”

畲太君明白穆桂英的用心良苦,便点了点头。

突然,人群中有人喊道:“母亲,让女儿随你一起出征!”

穆桂英回头一看,见是自己的女儿杨金花,不由把眉一皱,喝道:“胡闹!还不快些回房休息去?这里的奶奶太太,哪个不比你本领强,要去也轮不到你!”

不料杨金花顶嘴道:“母亲,孩儿如今也学得一身本领,思想着如何为国效忠。今日母亲要挂帅出征,正是孩儿大显身手之时。再说,孩儿跟着母亲,又能有不测?”

见杨金花顶嘴,穆桂英不由大怒,喝道:“好你个妮子,吃了豹子胆,居然如此说话。看为娘不好好教训教训你!”说着,从一旁拿过一根藤条,要打杨金花。

太君一见,急忙喝止,道:“桂英,难得金花小小年纪,就有忠君报国之心。你就带她一道前去,也好助你征南大事!”

穆桂英急道:“可是,金花的年纪……”

畲太君又接道:“金花今年也快满二十了。当年,你还不是十七岁就当了三军统帅?再说了,让金花出去历练历练也是好的。想我杨门女将,个个如男,金花又岂能例外了?”

四周的太太们也道:“对呀!太君说得在理,桂英你就让金花跟你一起罢了。”听大家都这么说,穆桂英也不好拂了她们的好意,便道:“既如此,就让金花与我随军吧!”说完,狠狠地瞪了杨金花一眼。

杨金花大喜,哪里看得到她母亲的眼色,兴奋地跳了起来,对着四周的长辈连连躬拜道:“谢谢祖奶奶,谢谢各位奶奶和母亲的成全!金花此去,必定奋勇杀敌,为杨家光耀门楣!”引得杨府上下,对她连连点头,赞赏不已。

不数日,身在西夏的杨文广接到圣旨,便向范仲淹和狄青辞别,马不停蹄地赶回东京汴梁,先到了府中拜见了太君和母亲,再到兵部领了先锋印。

这一日,五万大军云集校场,杀气腾腾。

穆桂英亲自宰杀牲口祭旗,朝天誓师。

令杨文广率五千精兵先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又令焦廷贵为左军将军,孟定国为右军将军,汴梁府禁军总兵孙振为督粮官,杨排风为中军参赞,杨金花随侍左右。

待吉时一到,三声炮响,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广南而去。

十里长亭之外,大学士包拯和天官寇准设酒为穆桂英饯行。

寇准道:“穆桂英奉旨南征,必能马到成功。我等在京城静候佳音,盼早日班师。”

穆桂英端过酒杯,一饮而尽,谢道:“承蒙二位大人吉言,桂英纵使粉骨碎身,也必将贼首侬智高槛至京城!”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